第37章 林家出继子37

“清洗羊毛需要大量的水,就这点,草原上就做不到。再说,盐碱他们也是缺乏的。因此,他们只能作为原料的产地和供应者,而生产、技术和市场都握在大庆朝廷手里。如果把这产业比作一条长链子的话,他们就处在这产业链的最低端,被上游的人掌握在手中,得到的利益也是最少的。当然,这样比起他们原来的生活来说,也是改善了很多。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所以,他们会日渐喜欢并习惯这样的生活,最后像被放入温水慢慢加热的青蛙一样,没有了跳出汤锅的力气了。管仲以商止战,就是这个道理。”林明安作为曾执掌家族产业的精英,很会揣摩人的心理,知道如何说服。

这番话打动了忠顺王,他上下打量了一番林明安,有些惊奇地叹道:“你这样的年龄,如何会懂得这些?不但通晓格物之术,手段心思也厉害。唉,官府工坊里那么多工匠,怎么居然没人能琢磨出这些法子来?”

林明安苦笑一声:“下官自小就喜欢这些杂学,不瞒王爷说,我对这些,比对读书更上心,在这上头天分也高。下官其实以后就想专门做这些,为国出力,为君分忧!”

忠顺王心念一动:“哦,我看今日你们这群进士中,只怕像你这样想的人不多!难道你没想过日后进内阁,登高位,权倾天下?”

“人贵有自知之明!”林明安坦然道:“我的才干就在格物之术和经营有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那是没有这个本事的!而且,我觉得,若能通过自己的所长为国为民实实在在做事,并且大家都能从中得到好处,一样可以青史留名,皇上也不会亏待了我的!只我父子献上一项晒盐之法,皇上对我们的厚待,就能看得明明白白了。千里马逢上伯乐,是千里马的幸运。我能为皇上效力,就如同千里马遇上伯乐一般!”

国外很多著名的企业,市场总监、运行经理什么的,看起来光鲜体面,其实可能经常更换,铁打的军营,流水的将!倒是那技术大拿、行业的专家,虽然低调不显眼,却是很有话语权,在公司里地位稳定崇高。林明安对未来有明确的定位,他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没有依仗,在古代社会出头很难,一不小心,就会被当做了棋子和牺牲品。尤其是类似雍正的那种皇帝手下,就不做龙傲天的梦了!实实在在地做个被信任重用,大家都离不开,依仗你获利的技术型人才,才是最好的选择。

忠顺亲王呵呵笑道:“你说得真好,为你这话当饮一大觞!”心中想着,若是皇兄在此,听见这话,心里不知多高兴呢!这小子说得情真意切的,可居然并不让人觉得谀媚。看来没事真要多读书,真正读通书的人,才会这般世事通明,人情练达。这小子以后必有前途,要好生笼络着。今日他的话,我都详详细细地告诉皇兄。

又听见林明安叹了一声:“王爷,你方才惋惜工坊里工匠无能。可这并不是他们能力低下的原因。说句实话,如果我与他们换个身份,我也不愿研究这些。”

“啊,这是为何?”忠顺王吃了一惊,追问道。

“王爷,他们都是匠户身份吧?”林明安轻声道:“那纵然他们有这么的本事,能弄出比我更出色的物事来,又能如何呢?官府至多会赏赐些银钱,不会销了他们的匠户籍吧?更不会得到我父子一样的赏赐,因为彼此身份地位不一样,他们连良民也不算的。只怕,因为他们的才干,官府更加不会让他们离开这行当。既然如此,那谁还有这积极性?”

“匠户规矩一向如此,不是立刻就能改的。那若想他们好生效命,可还有他法?”忠顺王为难地问林明安道,但也没报很大指望。

谁知,林明安低头思索了片刻,给出了回答:“王爷,下官在蜀地时,家中的产业有火锅店,火锅好不好吃,全在这底锅和蘸料上。当时,下官就规定,谁能调制出味道好的,就能拿到丰厚的奖励。后来,别人见我家火锅店生意好,也纷纷也开了起来,竞争激烈。下官又立了规章,每家店铺勘定下要赚到的银子,如果超过了,从掌柜、账房到下面的小二,按照份额都有额外的奖励。后来,下官索性规定,家中的产业里,能干的掌柜,都给一些股份,每年按比例有分红。这样这产业办得好坏,就与他们的利益休戚相关了。所以,下官用的人,从来都是兢兢业业,想着法子把买卖做好。”

忠顺王沉思着道:“这羊毛纺织的事我即刻去和皇兄禀报,你把这做法详细写下来,在哪家作坊做出的,也须告之。你方才还说,现在作坊里的纺织机,你会改进?”

“这不劳王爷吩咐,下官自然会办得妥妥帖帖的。至于那纺织机的改进,可否等下官从蜀地接回母亲和幼妹来京城后,再潜心研究,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林明安道。

“本王倒是忘了,新科进士有三个月的时间可以回乡探亲。”忠顺王笑道:“你刚刚中进士,就惦记着接来母亲、幼妹,是个好儿子,好兄长啊!”

却见面前意气风发的英俊青年面上露出伤感的神色:“王爷,家父家母对我的恩情,我报答得还远远不够呢!”

忠顺王嗤笑了一声:“父母爱子,这不是人之常情吗?何必如此说?”心中不免有些腻歪,这样孝顺的表演,在宫中,看得够够的了!原以为林明安洒脱直爽,谁知也不能免俗!

林明安苦涩一笑:“不瞒王爷,下官的身世和旁人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