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明安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时不时地抽空介绍两句:
“红薯生吃也可以,入口甘甜。”
“红薯还能拿来制糖、酿酒,做生粉,食疗也有药效。不过,红薯吃多了会烧心,可以搭配些咸菜同食。”
“再分出去栽种,春天就可以直接把红薯切成小块栽种,不必育苗了。”
......
当天,众人们好好享受了一番红薯美食,有心的人饭后消食散步,转悠了整个皇庄,每块种红薯的地儿都在热火朝天地起红薯呢,他们在一旁暗中观察计算,不禁心惊感叹。
第二天上朝,永嘉帝意定神闲地问道:“诸位卿家,你们看忠顺亲王和林明安为朕献上的这份寿礼如何?”
众人们对视一眼,都点头称是。无论是站在皇上一边的,还是太上皇一边的,都无法否认他们的这份功劳。
“臣等亲眼目睹那红薯的出产,亲口品尝了红薯做成的各色吃食。”户部尚书兴奋地道:“红薯产量是米麦的大几倍,口味也与米麦相去不远。臣观察,那红薯在山地土质欠佳,灌溉不丰之处,也长得甚好,这点米麦是不能的。这是一件利国利民,功在千秋的大好事。臣向皇上道喜,为天下百姓庆贺!”
“确实是大喜事!”永嘉帝也满面欢悦地赞同,忽然话题一转:“红薯是经林明安提议,忠顺亲王派人寻找到根苗,在林明安的指导下栽种成功的。众卿家,你们说,他们这份功劳,当不当赏?”
众臣们自然是齐声赞同。没办法,人家这功劳太大,你就是想反对也是找不到理由的,再不甘心也只能作罢。
“拟旨,”永嘉帝转头毫不迟疑地向戴权道:“忠顺亲王、林明安心怀民生疾苦,忠诚尽责,引进高产良种,利国利民,功劳卓著,深合朕意。朕对忠良之臣,当不吝奖赏,以为榜样。赏赐林明安安民侯之爵位,不降等承继五代;忠顺亲王已是亲王爵位,无可加封,特准许其亲王之位可传于子孙后代,世袭毋替。另赏赐每人黄金千两,彩缎百匹,千亩庄子两处,以酬其功!林明安再赐予侯爵府邸一座,可以传承于后人。”
众人听到这旨意,无不钦羡,看向忠顺亲王和林明安的眼神炙热非常。
这林明安,可是太走运了!这才二十出头的年龄啊,已经官至四品,地位清贵,如今又成了超品的侯爵!侯爵啊,只比国公低一级,那也是封爵的上层了。何况,他的爵位皇上准予他传承五世。有这样一份功劳傍身,只要后代子孙不作死,不犯下十恶不赦的大罪,即使不成器,也能保持五代的富贵了。而林明安这般有本事,他的子孙怎么也不会差得太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