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术是纨绔,成事不足, 败事有余, 这一点是公认的。就算他现在做得对,也不代表将来就能做得好。由他来主持度田, 这事不靠谱。
正在此时, 桥蕤押着一群俘虏来到了长安,给了老臣们更大的动力,以及更充足的理由。
桥蕤带来了几十个庐江大族的家主。
这些人平时衣食无忧, 现在却坐在槛车里,一路从庐江颠沛至此,只剩下半条命,看起来就让人心疼。不少人感同身受,想起了当年随着天子西迁、东归的苦难生活,跑到刘协面前痛哭流涕, 忆苦思甜, 恳求刘协珍惜现在的和平,不要轻启战端。
桥蕤还带来了家属,其中有一对国色天香的女儿,一个十三, 一个十二。
不用说,这肯定是袁术想出来的歪主意。
他把天子当什么人了?以为天子和他一样好色吗?这样的酒色之徒, 岂能付以重任?度田是大事,所托非人, 遗祸无穷。
一时间,各种指责如雨点般泼向袁术, 所有人众口一辞, 恨不得将袁术直接骂死。
如果口舌能杀人,袁术早就死了千万遍。
在这种情况下, 连刘协都不好直接为袁术开脱,要不然就是中了袁术的糖衣炮弹, 被那一对还没长开的姊妹花迷昏了头。
很快,正在吴郡的光禄大夫周忠也送来了加急文书。他倒没有为庐江大族求情, 也没有直接反对在庐江度田, 却强烈反对由袁术主持此事。
他从袁术年轻时的荒唐说起,一直说到不久前他在寿春与袁术同城而治,将袁术各种不靠谱的事一一列举,最后问了一句话:这样的人,能担得起度田这么重要的任务?
经此一事,刘协也觉得袁术不靠谱,做事太简单粗暴。
于是, 他做了让步, 决定将袁术调离扬州。
经过一番认真而激烈的“探讨”,刘协最后做出决定, 转袁术为幽州牧。
比起扬州,幽州更远,更穷。袁术由扬州牧转为幽州牧看似平调, 其实是左迁,也算是一种惩罚,算是平息了部分人的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