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几乎是本能地抓住了宝玉的答卷儿:“老太太若知道爱哥哥读书这般厉害,肯定会非常高兴。”
宝钗多聪明?几乎是一眼就看透了湘云的紧张与防备。
事实上,她的紧张与防备也并非想太多。
因为宝钗确实在看到宝玉的潜力后,有考虑继续金玉良缘的可能性。
但……
她只是笑了笑,完全没将湘云的紧张与防备放在眼里。
因为宝钗很清楚,湘云与宝玉虽然有青梅竹马的情分,老太太也确实有意撮合二人,但真正可以为史湘云的婚事做主的却并非老太太,而是史湘云的两个叔叔及婶婶。
当年荣国府还在的时候,宝钗曾从湘云口中听过他们的事迹。
但与湘云的看法不同,宝钗认为史家的两位侯爷与侯夫人对湘云并不差,而且肯定会为她寻找一份更好的姻缘——
如果有可能的话。
所以宝钗若真想继续金玉良缘,湘云并不是阻碍。
但在一番思索之后,宝钗却直接否定了这个可能。
因为林蔻这只煽动翅膀的蝴蝶,宝钗在荣国府生活的时间并不长,荣国府抄家的时候,宝钗其实才从才人赞善的选拔中落选不久,起码不到一年。
金玉良缘的说法也尚未传遍荣国府,宝钗对贾宝玉也没来得及产生太多感情。
在这种情况下,宝钗看向贾宝玉的目光就更冷静。
于是她很容易就得出了一个结论——
宝玉并非她最好的选择。
在没有家世加持的情况下,宝玉与其他读书人没有太大区别。而以薛家如今的家财,她想嫁一个与宝玉相当的读书人也并不很难。
甚至可能嫁给比宝玉更好的选择。
她毕竟是仕宦之家出来,教养手段都比寻常姑娘好多了,若是她想,在那些考中举人的年轻读书人中还是很吃香的。
于是宝钗很快收回目光,将视线落在了甄赋的考卷儿上:“寇姐夫做县试府试的题几乎一点儿错漏也无,想必已经恢复到秀才水准,甚至可能达到举人水平了吧?寇姐夫可准备去参加科举?”
林蔻无奈笑了下:“暂时还不行。不过顺利的话,可能一两年后可以参加乡试。”
宝钗点头:“寇姐夫定能考中举人。”
林蔻失笑:“借你吉言了。”
看过几人答题结果后,林蔻又特意将几人考卷拿给林如海看了一遍。
林如海给出答案:“虽然这些答卷水平不均,一部分略显简单,另一部分则已经达到了院试水准,但各地县试府试的难度本就不同,你们出的这部分考卷倒是可以满足考生的需求。”
林如海都这样说了,显然这些考卷没有问题。
于是没多久,林蔻等人弄出来《五年会试三年殿试》、《五年乡试三年院试》、《冲刺童生》、《会试/乡试/院试重点难题集》等题集都印刷出来了。
林蔻其实还想去林家等待结果,却不想“独守空房”好几个月的甄赋不干了。
他有些不高兴:“你这几个月几乎天天去林家,从天刚亮一直待到天黑透才会回来,但你是有脱不开身的正事儿,我也就没说什么。但你现在完全没必要去林家,为什么还要去?”
林蔻懵了一下,等回头看到甄赋眼底闪过的一丝委屈,不禁笑出了声:“怎么?这段时间独守空房,寂寞了?”
甄赋张了张嘴,似乎想反驳,最后却什么也没说。
林蔻一愣:“真的寂寞了?”
甄赋不怎么好意思坐到自己平日考试的位置上,咳嗽两声后开口:“我可不是寂寞,只是觉得考试的时候没个考官监考,还没人报时,觉得不太习惯而已。”
说完拿起羽毛笔,就埋头坐起题来。
但事实上……
考官监考?报时?不习惯?
真正的科举考试,为了防止考官影响到考生,考官是不能太频繁地在考场晃悠的;而不管什么考试,也只会在最后一天的考试中,临近考试结束的时候报时,以提醒考生注意时间,与上一条同理,频繁报时也可能影响考生。
林蔻在知道这两点后,便有意识地开始减少报时与自己出现的频率——
从自己不在的时候,甄赋答题的准确率就可以看出来,他其实已经习惯没有报时与考官的考试。
那就只可能是,觉得她太久没在家了。
林蔻失笑,干脆趴在桌子上偏头看着甄赋:“那我留在家里陪你?”
甄赋眼神闪了闪:“不用陪……”
“那我去找黛玉了!”林蔻作势要起。
甄赋一把将人拉住:“陪陪陪,我想要你陪我。”
林蔻一顿,噗呲笑出了声。
甄赋反应过来,瞬间闹了个大红脸,不好意思地埋头做题了。
林蔻笑够了,回想自己这段时间的行动轨迹,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已经好几个月没有与甄赋好好相处了。
于是她让白霜去林家给黛玉送个信儿,自己则留在了家里。
甄赋的心情肉眼可见地变好了,思考的时候,手脚甚至会不由自主地左摇右晃。
林蔻心想,我丈夫还挺可爱!
黛玉也知道林蔻已经成家,虽然对她没去林家有些失望,却还是理解地点了点头。
倒是白霜,回来后带来了一个好消息:“白露的婚事已经定下了,是林管家的儿子,婚期就定在下个月。奴婢与白露打小儿一起长大,希望到时候可以去林家参加她的婚礼。”
林蔻自然不会拒绝。
同时,她想到了另一个问题:“白霜,白露与你应该一般大吧?白露都成婚了,你是个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