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舒兰应道。
第二日,未央宫的一个太监拎着大大的食盒进了沈家府邸,食盒里装着沈熹年最喜欢的杏仁酥,食盒的夹层里还有一封沈德妃的亲笔信。
与此同时,紫芸也把当日丁锦云忽然发怒让檀儿去查找丢失的东珠金钗的前前后后的事情,详细的说给了袁妈妈。“那金钗是娘娘赏赐给忘忧的东西,当时忘忧拿回来也没当回事儿,嬷嬷在宰相府住过一段日子,应该知道忘忧的品性金银之物她从不放在心上,主子们赏赐她便接了,哪怕她刚到手的赏赐,只要哪个姐妹喜欢,她便转手相赠从不吝啬。再者,那支东珠金钗不是寻常人能戴的,她就算是偷回来拿出去典当,这带着大内烙印的东西哪家当铺敢要?偷这样的东西岂不是自寻死路?”
“咱们从来没有怀疑忘忧姑娘会偷盗财物,但是这件事情不弄清楚原委,皇后娘娘那里便没办法为你们二人脱罪。你刚才说的那些话,我相信,太子殿下相信,但皇后娘娘如何能信?”
紫芸想了想,无奈地说道:“那就是有吴王世子能说清楚了究竟他在东暖阁跟锦妃娘娘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被忘忧撞破了,锦妃娘娘才会如此动怒。”
“这怕是难了。”袁妈妈心想吴王世子跟丁巍关系极好,若他承认跟锦妃之间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不就等于往宰相府和锦妃身上泼脏水吗?
大家都知道事情的关键都在赵承渊身上,但都没有办法去质问赵承渊,因为他那日出宫之后便一病不起,吴王妃一天请三次太医过去诊脉,一天三顿汤药灌下去,赵承渊依旧病得昏昏沉沉。
随之,朝中有人开始弹劾太子德行不修,竟然动手殴打皇妃,不配东宫之位。又有人上书弹劾丁巍教女无方,锦妃暴虐成性,在大正月里,皇上病重之时,为了一根钗子便要打杀宫女。
不管是骂太子,还是骂丁巍,亦或是骂锦妃,这些奏折以及流言都让刘皇后颜面扫地。于是她一怒之下,令太子禁足东宫闭门思过,让丁锦云去玉清观跪经祈福,又把忘忧和紫芸发落去了浣衣局做苦役。
刘皇后的雷霆手段之下,没有人从中得到好处,这种三败俱伤的结局,成功压制了即将兴起的一股流言蜚语。也正是因为如此,所有人包括丁巍都恨上了赵承渊。
皇后谕令下达的第二日,丁锦云便奉皇后之命去了玉清观,走的时候把得用的人都带了去。忘忧跟紫芸两个人的伤调养了六七日也好得差不多了,便自行收拾包裹准备去浣衣局当差。
“说起来,能离了这里也好。”紫芸轻声叹道。
“姐姐此时说话轻巧,等过去之后就知道苦了。整天都是洗不完的衣裳,累到腰酸背痛,听说在那里当差久了,手都能冻坏了。”
紫芸叹道:“吃苦受累我都不怕,就怕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算计。这些日子在这里当差,晚上连觉都睡不好,这种日子不过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