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只有夏目老师的书能够给我那么一丝丝的慰籍了。”
福泽谕吉随手翻开了搁置在床头柜前的《心》,这是日本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作品。这可能是他最熟悉的,和前世最为相似,没什么区别的东西了。
因为算是夏目漱石的路人粉,这本书他前世就看过,故事情节大致内容都差不多,就是细节上有一些变化。
不过,考虑到前世他看的只不过是日译中的翻译本,这点区别完全是能够让人理解的,毕竟里面的核心思想和那优美清新的文笔还是一如既往。
也幸好他之前虽然失了忆,但是在很多方面的直觉还留存,在书店看到这本成绩并不理想,被书店老板打折卖的“处理品”的时候,毫不犹豫的就把它买了下来。
由于他从来只追作品不追人,就像是他会支持某个歌手的歌曲,但是从来不关心歌手本人的情感生活和个人喜好,所以他除了知道一些常常被人八卦的文豪的趣事外,对于作家的生平经历并不了解。
不过,想来也知道,很少有作家是一炮而红的,像是夏目老师的作品——这样需要时间细细品味,耐心等待时间发酵的作品更是如此,一开始获得这样的冷遇也实属正常。
等到夏目老师的大作被人追捧的时候,他手中的恐怕就会成为珍藏版,乃至于是绝版了吧!
喜滋滋地福泽谕吉珍惜地擦拭干净双手,这才把书打开细细品读。
唯一可惜的就是,不知道夏目老师什么时候才会把那本《我是猫》给写出来,那才是他心头最爱啊!那也是他粉上夏目漱石,乃至于开始看日本文学的起点。
没办法,实在是那只猫……啊不是,那本书太好看了。
福泽谕吉深沉地怀念自己初中时代第一本读到的《我是猫(青少年有图)》版,无比怀念那个时代的美好。
作为一个从小猫控,却天生猫厌体质的人,他平时多看几眼猫猫都会被猫猫嫌弃,所以很多时候只能看猫咪的图片解解馋。
然而,在某一天老师布置读名著书,写读后感故事的作业的时候,那只封面上印着萌萌哒的三花猫的《我是猫》就这么进入了福泽谕吉的眼帘……
从那之后,他就决定了,这本书才是他最爱的心头好!
渐渐沉浸在书本故事中的福泽谕吉忘记了之前的纠结和迷茫。
既然夏目老师的书还在这里,那么两个世界就算有所差异,那也该差不多吧?顶多有些小小的不一样的。
嗯,现代人嘛,都应该知道平行世界的说法。
福泽谕吉想,既然夏目老师还是继续早在作家这条光辉的道路上(?),那么,他自然也该继续努力才是!
《心》的篇幅并不长,很快福泽谕吉就看完了并且在对未来《我是猫》现世的美好畅想中沉沉睡去。
当第二天醒来的时候,他的心情已经基本恢复了。
与其苦恼那些自己肯定想不通的事情,不如现实一点,想想怎么把“福泽谕吉”的《劝学》篇写出来才是正经啊!
然而,尴尬的是,对于这个《劝学》篇,他知道的只有那么一句“天不造人上之人,亦不造人下之人”的核心思想,至于其他的……考试又不考,谁去看那个啊!
没错,作为教师的谕吉的确是要考“教育学理论”,而“福泽谕吉”的确是日本非常有名的教育家,有名到都被印上钞票上的那种,然而……教资考证中,考纲偏向的是西方教育家啊!
如果换成什么夸美纽斯,杜威,洛克,《学记》什么的,大概他还能多说两句,但是日本的福泽谕吉……
好吧,如果不是他们教授曾经去过日本,正好这么提了一句,算是给他们开阔一下知识面,不然他恐怕连这一句都不知道。
毕竟,在他的记忆中,连续刷了近五年真题都没有看到这个名字一次,复习的课本和考纲上也从来没有见到过对方,这显然不是什么考试重点嘛!
虽然,就算是他穿成了西方教育家,恐怕他能做的也只是把“写出一句核心思想”变成“写出三句核心思想大纲,五句细纲”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