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天尊许久没言语,没好意思说出从前水火二神亦有白玉盂和火龙车相辅的事情来,但他不说,不代表着混沌不知道,毕竟用混沌的话来说那就是她盯着这个世界千万年,看着它一点一点变成如今的形态。
再久远一些的事情,青莲不太愿意去想,毕竟她从前所在的世界是很无聊的,远不如在这个世界发生的一切有趣儿,就好比现在,她让元始天尊留着两颗莲子不要自做主张地生出些钳制混沌转生的心思来,这老道就陷入沉思,考虑起得失。
乐趣总是有的,但是得慢慢来,得自己找,所以她不会将混沌留下的后手在此时一一道来,但只现下,也已经够她消遣好一阵子了。
青莲闪回屏风后,化回原身,再飘荡出来时,便是一株生长在雾灰色珠子里的莲花,呈个欲洁何曾洁的别样美态。
元始天尊捧着珠子唤太乙真人进来,他说:“青玄,把握时机,万不可让旁人觉察此物。”
太乙真人心知混沌青莲乃是混元珠所有,自然谨慎,小心地掩着珠子转进侧殿,以银符做传送阵,闪回干元山,不教旁人觉察行迹。
杨婵依太乙真人所言,徒步前往珞珈山,一路上餐风露宿,半刻也不停歇,历时十三天才到南海岸,不远处便是珞珈山,她虽不懂得观察地处,但见此方祥光瑞蔼,宝树金莲,也知道是个好地处。
但她今次来,与哪吒上一次到来又有不同,上一回,山前三千阶,乃是南海菩萨为阻哪吒而设下的障碍,而今日往珞珈山却是一路坦途,直入紫竹林也不曾见哪位诸天拦路问询。
唯有潮音洞前,驻守金刚拦路问询来意。
杨婵道:“弟子杨婵,求见慈悲菩萨,望求菩萨救命。”
金刚向洞内禀道:“菩萨,有女杨婵,拜求菩萨。”
闻一声放她进来,金刚让开一步,杨婵入得潮音洞,又行二三里,在光明池前得见菩萨,只见这白衣菩萨端坐莲台,比之常见的金身神像更为宝相庄严,亦比画中更为貌美,就连光明池中盛放的百样莲花,也没能压了这大慈大悲的姿容。
七色宝莲台前,杨婵跪伏:“弟子杨婵,拜见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我佛常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求菩萨赐下莲花一朵,好教弟子回程救人。”
菩萨微微一笑,道:“你瞧。”
杨婵随着观音所指,侧身一观,却见莲池上方顿起万千点碧色莹光,涌动的灵气激飞满池莲瓣在池上飞舞,百样莲花具静,唯独那一支将开未放的莲花处,好似腾起旋涡,将翻涌动荡的灵气尽数吸去。
杨婵急回身,轻声唤道:“......菩萨,这?”
菩萨道:“噤声,休要焦躁。”
杨婵心下焦急,却也无奈,只得静静观瞧着光明池内的动静。
不过片刻时辰,池上灵光渐消,碧色光点缓缓聚向那将开未开的浅碧莲花,碧莲溢出的灵光在半空中凝聚,莲瓣未曾全部盛开,随着溢出的灵光逐渐枯萎,全然枯时,灵光于半空之中蓦然凝缩成上下九寸,化作一只通体洁白的玉色灯盏,形作莲花半开,有碗般大小。
待至灵光全然消去,那灯盏缓缓飘到了杨婵眼前,杨婵不自觉接住,无数晦涩难懂的花瓣小字即时自灯盏处轮转浮现,好似烛光一般,环绕在灯盏之上。
菩萨道:“这些乃是此灯心法口诀,你且将其记下。”
杨婵略怔了怔,心下虽有疑问,但菩萨如此说了,她自然将目光聚回在莲灯之上,默默将那些在旁人看来晦涩难懂好似天书,于她却似有人诵读一般的文字默默记下。
待到杨婵表示已全然熟记之后,莲灯之上的文字光点消散。
菩萨说:“杨婵,此灯名唤宝莲灯,原身之莲乃是大地之母女娲娘娘遗留,有无边法力,从此刻开始,你便是这宝莲灯的主人,务必要用它多行仁慈之事,万不可生出邪心,否则必会遭它反噬而伤。”
杨婵捧着宝莲灯,祈求道:“菩萨,求您赐一朵莲花与杨婵回去救命!”
菩萨笑道:“非是我不肯将莲花赠你,你之所求,与前几日来此的哪吒所求具为一朵,正是此刻你手中之物。”
杨婵愣住,这......
在莲花激起灵气动荡之时,引动天地灵气纷乱,远在干元山的太乙真人觉察,心道一声正好,忙将青莲自雾灰色珠子中引出,正欲去五色池中再折两枝为辅,不料青莲出珠之际,顿生两朵三叶,好似知晓他折身意欲何为一般。
如此,倒也合了太乙真人的心思,他将花儿摘了瓣,荷叶铺做三才阵势,又将梗儿折成三百骨节,三个荷叶按上中下作天地人,却又鬼使神差地将原先备好的金丹收起,换成那颗供青莲栖身雾灰色的珠子。
只见他将珠子置于居中,法用先天,气运九转,分离龙,坎虎,绰住哪吒元神魂魄,往荷叶里一推,高喝一声:“哪吒你此时不成人形,更待何如!”
声响一落,雾色珠子顿时落入那莲花躯干方寸灵台之处,只听得一声响,自地上跳起一人,面如傅粉,唇似点朱,眼运金光,身长一丈六尺有余,与哪吒从前形貌无有不同,只是眉宇间更添了些冷冽,瞧着便比从前似乎要长开了些许,约莫十□□左右。
天地间因宝莲灯而被搅得混乱的灵气重新变得清明,哪吒眼中的金光也随之消散,化作常人身量,整个人好像失去了精气神一般,复又合目倒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