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云苓听说这个大司马虽然不是武勋人家出身,但在朝堂上和那些人倒是一派的,因此倒存着些看热闹的心。不过,云苓再是没想到,这个热闹真闹起来后还正经不小。
原因就在大司马贾化咬出来的那位“高官”了,这位被贾化指认的大人,其实到现在还能算是贾化的上官。谁呢?九省统制王子腾王大人。
从前朝开始,富贵人家的子弟犯了罪的,有些人家不忍心让自家的孩子受到刑罚,于是就用钱买一个良民去替自家的孩子服刑。这种行为被许多官员用“行内黑话”称呼为“捉白鸭”。这种事一般都是你情我愿的——是的,那个被捉去的“白鸭”多半也愿意,究其原因,不过财帛动人心罢了。有些人忙了一辈子都攒不下一百两银子,不过替大少爷受流放三年的刑罚,没准三年之后还能回来呢?这买卖简直不要太划算。
到后来,这种交易甚至发展到了死刑也可以用钱买卖。还是前面举的一百两银子的例子,有些人能够豁出命去,只要把这份钱留给他的妻儿或父母。这样一来,富家子弟逃过了死刑,穷人家有了活命的银两,也算一种讽刺的“双赢”。
那对告状的夫妻就一口咬定自家的儿子就是被捉去的白鸭,且是官府用强权捉去的,自家没有干过这种用银子卖了孩子的事情。官府都不用细查,只要翻一翻当年金陵的卷宗,就能看到王子腾大人的外甥,薛家的现任家主在案件的卷宗上已经被“冤魂索命”死了,但这位薛家家主在京城中可不是什么低调的人啊!尤其是贾家的大姑娘封了贤德妃之后,这位薛家家主常以“贤德妃的表弟”自居。
听说了那孩子不是那对夫妻收了银子卖出去的人也多半相信这种说法,不说别的,民间对于香火还是看重的,这对夫妻可只剩这一个儿子了,若是能商量的话,怕是那老头情愿自己去当那个“白鸭”,都不想把儿子交出去吧?
云苓听到这里就有些奇怪了,“既然有那么多心甘情愿的,那王大人和贾大人为什么不把事情做得干净一些?”反倒用强权逼来一个替死鬼,闹到现在人家要上京告御状的程度。况且,佃户人家是什么条件?在土里刨食儿的人,连地都是租别人的,能有这个上京告状的底气?
不是云苓看不起朴素的劳动人民,可是在大梁,人穷志短才是常态。别说孩子是被府城的官衙锁拿走了,就是被县太爷家的公子当街打死了,很多人都未必敢告状的。若说这对夫妻是刚烈之人,那孩子刚被锁拿的时候他们在干什么?从金陵到京城,就是用脚走,两年的时间怎么也走到了。
杨佩珊摇摇头,“不好说后面还有谁呢,反正现那对老夫妻听说了孩子已经殒命之后,已经在京兆大堂上昏过去了。”
果然,杨佩珊也觉得这不是一个单纯的上京鸣冤事件。现在那对老夫妻是个什么状态已经没有人关心了。御史台因为这件事已经吵翻了,按照御史台左都御史的说法,这个案子如果不严惩的话,其中暗含的意思,鼓励百官草菅人命是小,让他们藐视朝廷的威仪才是大事。
薛家那位一直很高调的家主自然被下了大狱,连经手人王子腾和贾化也没能独善其身,被司徒晖暂时停俸在家休息了。
俗话说,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尤其是在官场上,落井下石者众。就在王子腾被撵回家反省的第五天,有人上折子弹劾王子腾,说自己之前会贪墨军饷全是王子腾从中劝说,他巧舌如簧,并且言之凿凿地保证绝对不会影响到军队里的关键地方,自己“无知”之下,才同意了王子腾的主意。
这位上折子的人,是前年被贪墨军饷被司徒晖削了一级爵位的武勋人家的子弟,虽然在朝堂上没有了实职,但还是能把奏折递到御前的。
如果说之前参与捉白鸭的事情还能让王子腾罚酒三杯,降两级职务之后就重返官场,那这个折子上面所奏的事情可就不是能这么简单过去的了。或许是被贾化激发的灵感,这位上折子的大人也跟着奏折附送了许多信件。
司徒晖早就怀疑空饷事件有王子腾的参与,不过苦于没有证据。现在既然有了证据,那么让专业人士去审问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大概率晚节不保啊。”云苓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觉得这位王大人想要掸掸灰尘站起来的可能性是不大了。如果王子腾这个武勋人家中仗着最大实权的武官卸任了,任凭那些武勋人家手里的人脉再多,还能有什么作用?当这些人不能给别人带来利益,只凭着祖上那一点情分,想要让人家帮一个举手之劳的忙大概没什么问题,可要让人家把他们放在平等的位置上,作为盟友是不可能了。
这才是真正的釜底抽薪。
事情进展到现在,云苓觉得,她大概是知道了这个埋了王大人的坑,第一铲子是谁刨下去的了。
当天晚上,司徒晖是在永寿宫过的,让原本等着看贤德妃笑话的周贵人撕了两条帕子。就连云苓,在听玉柳说完这个消息之后,都忍不住对司徒晖投去敬佩的目光。
应该说司徒晖对王大人还是挺客气的,虽然吩咐下面的人审案,但并没有把王子腾下狱,而是收拾了一处民宅出来。最后口供收上来后,司徒晖顺理成章地撸了王子腾的官帽子。
官场之中人走茶凉,若说致仕之后还能有人留在京城,那么被免职的官员在退下来后在京城是绝对待不下去的。王子腾不愧带兵多年,也着实果决,判决刚下来没多久就说要带着老妻回祖宅金陵。可惜大概从全国武将的顶端直接被免职收到的打击太大,走到一半,王子腾就有了些郁结于心的症状,眼看着金陵就在眼前,又染了风寒。王子腾武将出身,身上本就有不少暗伤,因这病被勾得一齐发了出来,还不等到金陵,人就咽了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