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苓在一边看着都要同情司徒晖两秒了。虽然说即便是大权在握的皇帝平时上朝的时候也不是一言堂,偶尔有些不顺心的事是难免的,但云苓真的很久没见过司徒晖气成这样还不能发脾气的样子了。昨天在钟粹宫,她让玉柳个司徒晖按了两刻钟的头,现在宴席还不到一半,云苓就看着司徒晖又在揉脑袋了。
云苓本人和敏妃、淑妃一样,在这场宴会上是个背景板。杨佩珊的话,比云苓几个的存在感还强一点儿——她从南安王府的队伍中召过来了那个上个月被册封的郡主,当着九南国的使臣好一顿夸。
云苓是在这次的宴会上才第一次见到那个最近被封为郡主的贾小姐。怎么说呢,这位贾小姐其实和她的姐姐相当不一样。贤德妃的样貌大气舒展,但身上的气质却温和如水。至于这位贾小姐,虽然容貌上和贤德妃有几分相像,但身上的韧劲儿却更明显。就不知是本性如此,还是知道自己以后即将和亲,为了让帝后放心,在这里特意表现出这种气质来的了。
“宜淑郡主是个孝顺的孩子,母后和南安太妃聊家常的时候,太妃就三句话不离宜淑,今天可算见着了。”杨佩珊安排贾小姐在自己的身边坐下,以显示出对这个即将和亲的郡主的重视,但嘴上的话却是转头对皇太后道,“太妃以前经常夸,说这是个友爱姐妹的。母后还说,太妃这是看着自家的孩子最好。依儿臣看,宜淑确实是当得起太妃的夸赞。”
话是说得很好听,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位宜淑郡主真的是南安王府的女儿呢。
皇太后微微一笑,“怎么?你说宜淑好,难道就不是看自家的孩子比别人家的好了?”这是说宜淑郡主虽然不姓司徒,但皇上和皇后都是拿她当一家人一样待的。
也不知这和乐融融的场面,九南国的使者到底信了多少,但如今已经快要入冬了,从京城一路往南是要走水路的,再耽搁下去,运河就结冰了。于是送别宴和接风宴相隔的时间并不长,云苓是眼看着那个一身浓烈的红色的少女上了早就等在一边的肩舆的。出了紫禁城后,她就会坐车到运河边,然后乘船一路南下。
贤德妃还活着的时候,杨佩珊一向是无视她的。可现在即将远嫁的是贤德妃的亲妹妹,杨佩珊反倒尽力在宫中选了不少有能力且不受重用的宫女放到了这位郡主的陪嫁队伍里。送嫁那天杨佩珊和司徒晖一起上了京城的城楼。
既然是为国尽忠,那送别时就是不能哭的了。可是,毕竟不是普通的远嫁,不少来送嫁的人都悄悄红了眼眶。杨佩珊看着下面的场景,心里难免有些怅然,然后,一转头,她就看见司徒晖一副正在想正事的样子。
杨佩珊顿时就不敢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