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李治的灵柩甚至还没有送到乾陵,李悦依旧还在洛阳。李悦亲眼目睹了这段时间朝堂上发生的那些叫人眼花缭乱的事情,简直是无话可说。
李悦原本以为李显能当皇帝,起码也该是个正常人,结果发现,李显跟韦氏两口子简直就是奇葩。有句话叫做“三年无改父道”,别说你妈还是摄政太后了,就算是你妈只是普通的太后,你也不能一上台就想要将父亲留下的班底推翻,搞自个的小山头,小团队吧!就算是要搞,你总得有个靠谱的章程吧,比如说让韦家的人先刷一刷资历,哪怕只是出去镀个金就回来呢!汉朝那会儿的皇帝,出了名的喜欢用外戚,刘彻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那会儿涌现出来的将领几乎都是外戚出身。就算是李广利那样的货色,为了提拔他,刘彻也得先让他去刷一点战功,才好顺理成章地封侯升职。结果你这边才上台呢,为了提拔岳丈,连那种不过脑子的话都说得出来,你不倒霉谁倒霉呢!
对于李显的被废,宗室里头的声音总体就是幸灾乐祸,主要是李显太不得人心了,你上台之后,都能将天下送给韦玄贞这个老丈人了,怎么就想不到给宗室一点好处呢?任何事情都是这样,不患寡而患不均,你就算是不要皇位,也该肉烂在锅里,留给老李家嘛,这天下还是老李家的天下吗?
所以,李贤被废黜,对于一帮宗室来说,简直是大快人心。当然,也有人暗自警惕,李显再如何,那也是先帝钦点的新君,结果武后二话不说就废了,岂不是说,接下来的情况跟李治当初病倒之后没什么区别?事情还都是武后做主?甚至还不如那时候呢,起码那时候李治哪怕卧床修养,武后也得考虑他的意见,但是如今呢,携着废黜一个皇帝的威风,新帝但凡是个有脑子的,都不会跟武后顶着干了!
因此,接下来的麻烦就是,李显被废了,再立谁做皇帝!朝堂上顿时开始打起了口水仗,一部分表示,应该让李贤回来,毕竟,李贤当年的所谓造反,丝毫没有依据,只怕是为人构陷。李贤当年是受到过相对正统的储君教育的,监国的时候也都做得很好,所以如今应该召李贤回京继位。反对的人也有话说,李贤当年被废黜乃是先帝的决定,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可见李贤当年未必没做过什么,而且人家如今都已经被封为藏王了,真要是将人弄回来了,那边怎么办?再封个人过去吗?所以,还是按照序齿,直接封李旦!
李旦对于当皇帝还是有些恐惧的,那一日,他几乎是亲眼看见卫士披坚执锐而来,站在御前,逼着李显退位,李旦最近一些日子,每每夜不能寐,总是梦见母后坐在那个位置上,而自己被那些卫士包围了起来,他们手里的刀枪几乎就要刺入自己的身体,每每梦到这里,他都会冷汗淋漓地惊醒过来。
比起那些大臣,李旦觉得自己更了解自家亲妈,武后对他们这些儿子可没有太多的怜爱,她属于那种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惜一切的人,儿子若是变成了绊脚石,那么,也活该去死!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旦哪里敢做这个皇帝,如果只是做一个寻常藩王,李旦觉得自己还是能够熬得过武后的,但是若是做了皇帝,天天担惊受怕,李旦觉得自己只怕活不了几年了!
所以,李旦如今是迫切希望李贤能够回来顶缸,可惜的是,李贤也不想趟这趟浑水。
李贤如今在高原上过得其实还不错,李悦派过去的人可是帮了李贤的大忙。
高原上地热资源其实很丰富,只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没人利用罢了,而如今呢,李悦派过去的人不仅帮着开挖了温泉,还直接就在温泉旁边用玻璃搭建起了温室,然后在里面培育各种新鲜的蔬菜。横竖高原上地方多得很,别说是蔬菜了,只要送过来的玻璃数量足够多,便是直接在温室里头种植稻麦也不是不行!倒是如今还没有用温室种植水果的先例,这会儿也没什么好品种的浆果,但是,哪怕因为运输费用的缘故,送过来的水果罐头价格比长安还贵了许多,但是,对于李贤来说,这些根本算不上什么。
生活上的享受不成问题,而在其他方面,如今问题也解决得差不多了。李贤真正搞明白了当年李悦说过的什么大多数和一小撮是什么意思。虽说大唐也允许蓄奴,但是那样的奴仆其实也是有着一定人权的,主人家杀了奴仆,怎么着也得赔点钱什么的。但是在原本的吐蕃,农奴就属于没有任何人权,甚至连牲畜的地位都比不上的阶层。李贤稍微统计了一下,就发现这些农奴的数量极大,李贤稍微一琢磨就知道,比起去讨好那些不知餍足的贵族,还不如给这些农奴自由更实在一些。最重要的是,农奴那么多,这些都是不交税的,他们原本应该是上好的劳力,但是却因为那些贵族的压迫,大多数活不到三十甚至是二十五,若是他们能够活到三四十岁,那么,光是多生育出来的孩子就能多出一倍甚至是更多,这对于李贤未来的计划来说,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农奴制必须消亡,那些还想要大力蓄奴,不肯如大唐制度的贵族也必须死,李贤搞明白了这点之后,也不再犹豫,直接就借助于裴行俭手上的军队,开始在高原上大刀阔斧地搞起了改革。
开明的贵族,李贤会让他们为官,并且在之后对于高原的开发上给予一定的便利,但是对那些顽固的家伙,李贤也会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刀锋到底有多锋利!
所以,在吐蕃,李贤难得地感受到了成就感,尤其是那些农奴用自己听不懂的话,对自己感恩戴德的时候,李贤简直就像是大热天吃了冰阔落一般,简直是爽到要升天!是在吐蕃做一个万人之上的土皇帝,还是回长安或者是洛阳做一个朝不保夕的傀儡,这个选择题简直是太好做了好吧!何况,李贤想着李悦之前做过的那些事情,再询问了一下吐蕃这边的贵族天竺那边的情况之后,他就打算如同越王勾践一般,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多积攒一点家底,回头将天竺那边拿下来。吐蕃,恩,如今应该叫做藏州了,这里几乎是大唐唯一与天竺接壤的地方,当年王玄策那么点人都能将天竺收拾得服服帖帖,李贤觉得自己也行!天竺也是一块不小的地方,等到时候拿下了,自己那么大的地盘,说一不二,不比在大唐来得强!这般一想,李贤愈发对回京不感兴趣了!
这倒是可怜了那些快马加鞭跑过来给李贤报信的人,正主不乐意,你这边上蹿下跳有个毛用!李贤回想当年,也明白自己当年算是被那些世家坑了,如今他可不想继续再做那个马前卒,像是李悦那样就挺好,不要让那些原本的官员进入自己的体系,自己培养自己的人才,这样才不会在将来被人掣肘。
这般想着,李贤便觉得自己还是应该多和李悦亲近一些,别的不说,吐蕃这边想要真正发展壮大,需要的物资还有其他方面的支援都不少,指望着长安那边只怕靠不住,长安那边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是是非之地,说不定再过一段时间,连裴行俭都会调回去,最多给自己留下一些兵马,到了那个时候,自己能依靠的,差不多也就是那位十五叔了!
李悦这会儿却没那么多闲心,他简直是身心俱疲,在看过了李显演出的那一场闹剧之后,原本李悦就想着赶紧回闽越算了,结果呢,武后不允许,表示他也算是宗室里头的长者了(是不是真的长者你不知道啊!),所以,这新帝的事情他也是有资格说一说的,然后便询问李悦的意见。
李悦能有什么意见,你还能让帝位落到前头几个皇子身上去不成,因此,李贤直接表示,当年先帝请太后娘娘你摄政,所以,新帝的事情,太后你一言而决便是,我多年不在长安,对于皇子的情况也不了解,所以,这种事情就不开口瞎掺和了。
武后对于李悦的表态还算是满意,但是,对于李悦一心想要躲风头的想法又有些不满,不过,李悦的这个态度明显对自己有利,因此,武后自然是赞赏了一番,又摆出一副推心置腹的态度,让李悦去跟其他宗室沟通。宗室里头,起码近半是在李悦这边得过好处的,所以,李悦开了口,其他那些人或多或少都得看李悦的面子,免得他们在这件事上头胡乱指手画脚,坏了武后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