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第两百六十二章清穿文世界22

于是这人就上报给了索额图,索额图是什么人,当即就下令彻查。

养子一行人行动了这么久,肯定有露出痕迹,于是被索额图抓到了把柄。

然而索额图并没有处置他们,而是给他们送了一些物资,顺便把他们隐藏起来。

索额图这么做,就是预防着未来某一天,太子想要造反了,就让这些人来。

然而他没想到的是,康熙的速度会那么快,他自己直接死了,而这些人还一直藏在草原上,不知道任何消息。

联系的这人在清剿索额图余党的时候,逃过一劫,但他全族都是赫舍里家的奴才,所以大部分人被砍了头,剩下的也被发卖,至于卖去了哪,不知道。

这人找了一年,却没办法找到任何亲人,一发狠,绝对报复康熙。

于是他联系了养子,给他提供了康熙的消息,并且在木兰围场帮他弄了假身份,让养子带人混了进来。

至于这人是如何办到的,谁也不知道,因为事发后,就有人发现了他的身体,是被一刀毙命。

而养子那边,什么都不知道,完全是按照这人的指示行事。

看完这些资料,太子忍不住苦笑,怪不得康熙会怀疑是他干的。

索额图是他叔祖父,索额图的旧部投靠他是顺理成章的,而且这人背后明显有人,那合理怀疑,那人就是他这个太子,没毛病。

太子捏紧拳头,对康熙道,“皇阿玛,您这个时候出事,对我没有任何好处。”

康熙看着他不说话,心里尚存一丝忧虑,“况且,我的身体状况,大哥和四弟,八弟都知道了。”太子曝出一个巨雷。

“什么?”康熙惊讶,他不是已经封锁消息了嘛,怎么老大,老四和老八全知道了,难道是有人背叛了他?

太子扶额轻叹,“是我泄露给他们的。”

他上折子请辞了三次,可康熙迟迟不批。

他就知道,自己这个太子还有用,至少康熙需要他立在众皇子们面前,无论是当一个靶子,还是目标。

然而他不想,不破不立!

既然已经下定了决心请辞,那就干脆一点。

索性他就把自己的身体情况,透露给了大阿哥,四阿哥,八阿哥的人。

于是他也难得地获得了一段平静的日子,因为身体的原因,康熙不让他显于人前,而

可没想到,就因为这小小的操作,让他可能失去所有的机会。

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个小操作,能让他顺利在皇阿玛的猜疑中脱身。

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果然世事难料啊!

康熙浑身一震,指着太子,“你这个,这个……”

孽子?不孝子?太子猜想着,都到了现在了,他已然无所谓了,干脆说了大实话,“所以我现在没有必要刺杀您,那对我没有任何好处。”

因为一旦康熙出事,立刻会有人拿他的身体说事,反对他登基。

太子知道的,老四不好说,但老大和老八,一定不会帮着隐瞒,而是说出来。

康熙……信了。

无论从哪方面说,这确实对太子都没有好处,那这事就真的与太子无关了。

相信了之后,康熙心里就生出无限怅然。

因为,太子是真的没机会了。

刚刚太医说,他现在的身体,虽然解毒了,但那毒素霸道,已经侵害了他的身体,让他的身体变得虚弱,如果不好好保养,恐怕活不过一年。

但保养,就需要放下一切事物,静心养着。

可这怎么可能呢,身为帝王,哪里有静心的时候。

所以为了寿命,他势必要传位了。

他第一个考虑人选,当然是太子,可太子服食五石散,身体还没有调养过来,而他已经等不及了。

可看到调查的资料后,康熙有点拿不准,真的要把皇位传给刺杀自己的逆子?

现在太子证明了自己的清白,他放心的同时,生出无限的遗憾来。

这是他从小培养的继承人,如此优秀,却最终不能承继大统,如何能不遗憾?

可事已至此,也只能如此了。

康熙开始考虑其他人选,老大……他要是上去了,那太子就没有活路了。

不是老大容不下太子,而是老大身后的势力,不会让太子活着。

他们已经斗得够久了,身为胜利者,当然是有仇报仇,有怨报怨,所以即便老大拦着,也护不住太子。

老三没可能,那就是一个棒槌,除非其他年长的皇子都没了,才有可能选他。

老五太过温厚,是拿捏不住这些兄弟们的,要真的强推上去了,江山就要乱了。

老七和老三一样,不是性格上的缺陷,而是身体上的残疾,只能排除。

老九一心惦记经商,老十莽撞遇事不过大脑,排除排除。

十二就是个隐形人,没什么功绩,就连他这个当皇阿玛的,都不知道十二有没有能力办好事。

十三和十四还太小,刚刚成年,身后没有势力,完全不是哥哥们的对手。

之后的皇子们就不用说了,还没有出上书房呢。

这么一盘算,就只剩下老四和老八了。

康熙忍不住叹息,那么多儿子,结果有用的就那么小猫三两只。

而且老四和老八也不是没有缺点。

老四太过较真,眼里揉不下沙子,这对于一个皇帝而言,不是什么好事。

天下官员那么多,各有各的缺点,要是帝王容不下这些瑕疵,那朝中就没大臣可用了。

康熙生怕老四的性情太过冷厉,上位后,逼得官员们自挂东南枝。

而老八呢,那又是另外一个极端,他善于怀柔,谁都说八爷好,说八爷是贤王。

如果只是一个辅佐的王爷,就像宋朝的八贤王一样,那贤也没什么好的。

可要是一个帝王,也这么怀柔,就像宋仁宗,那就不是什么好事。

有道是主强臣弱,主弱臣强,一个帝王不够强势,权力就会被大臣瓜分,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康熙眼里,这两个儿子各自的优缺点都很明显,上位后可能会发生的事,他也预料到了,所以才迟迟不敢下决定。

他开口询问道,“胤礽,你看好老四,还是老八?”

太子一愣,没想到皇阿玛会询问他的意见。

然而这话不好说,谁知道皇阿玛心里属意谁,万一他说了老四,而最后是老八上位呢?

那他这个主动请辞的太子,也不会得到什么优容。

太子会请辞,是知道自己进退维谷,想拼出一条前路来,或者说,给自己的儿孙留下荣华富贵,而不是在他失败后,一同赴死。

可现在他要是说得不好,赴死不可能,但新帝会不会打压他和他的儿孙?

会的,康熙在的时候还好,康熙一旦去世,他的日子就艰难了。

所以这话他不好说,虽然他更看好老四,也不能说。

最后,太子委婉的道,“这个还请皇阿玛自行决断,我相信皇阿玛选中的人选,一定是最适合大清江山的。”

康熙一愣,最适合?

太子没有说最好,最优秀,而是最适合。

也没错,当皇帝的,不一定要多优秀,唯独适合才最重要。

康熙开始细细思量,目前大清的局势,朝堂的情况,哪个更适合?

这时候不是康熙末年,朝廷空虚,官员贪污成风,康熙知道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帝王,大清将走向灭亡。

现在虽然康熙已经优待大臣,对下宽仁,但有以前的余威在,再加上之前清理了索额图一党,正是朝中风声鹤唳的时候。

其实现在更适合一个怀柔的皇帝,这样想想,老八上位才最好。

但怀柔是一时的,不能长久,皇权顺利过渡之后,皇帝就必须强硬起来,不然坐不稳位置,也握不住权柄。

那是老四?

也不是,老八别看脾气温和,但康熙知道,这人一旦掌握了权势,可不可能一直温和下去。

而老四,也不是学不会怀柔,只不过是不想而已。

说来说去,这两人又好似都合适。

康熙麻爪了,想得头疼。

太子见此,忙上前给他按摩头部,“皇阿玛,您不必着急,还有时间,这段时间我可以帮你处理朝政,您一边休养,一边思考下一任继承人。”

如果是之前,太子这么说,康熙一定会怀疑他别有用心。

可现在不一样了,康熙只觉得这个儿子贴心极了,只可惜他不能继承大统,如果太子可以,他何必这么纠结呢。

叶公好龙,说的就是康熙这样,在太子有机会的时候,他万分防备着,等确定太子没机会了,他又万分可惜。

“也好,这段时间的奏折,就你代我批复,至于人选……”

“皇阿玛不知道该选谁,不如列一个标准,达到标准的人承继大统,这样其他人也能心服口服。”太子道。

“标准?”康熙沉思,太子说得没错。

现在皇子们的关系远没到后面的势同水火,所以当有人脱颖而出,上位后也不会全力打压兄弟。

可要让他们兄友弟恭,那就得上位者能力出众,其他人心服口服。

康熙点头,“你先回去休息吧,我会好好想一想这个标准。”

太子闻言,嘴角露出一抹弧度,随即在心里叹气。

标准啊?他以前不就是那个标准,是皇阿玛心目中最好的继承人。

可现在……算了,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怪不了别人。

太子离开了康熙的寝宫,慢慢地踱步回临洮阁。

他走得极慢,似心里不舍,但没有回头。

路,只能往前走,人,也只能往前看。

走着走着,他突然看到一个身影,拿着一盏宫灯,在路边等着他。

太子一愣,走进一看,居然是四阿哥胤禛。

四爷看到太子,上前几步,嗫嚅了几句,最终什么都没有问出口,只道,“太子二哥是要回去了吗?”

太子点点头,“你是在这里等我?想知道皇阿玛的情况?”

四爷点头,然后忙道,“如果不能说,就不要说了,只要你们没事就行。”

他等在这里,而不是在房中睡觉,是担心皇上的身体,也是知道太子被皇上传召之后,怕太子出什么事。

太子心里一暖,知道这个四弟不是没心的。

于是他道,“放心吧,皇阿玛没事。”多的就不能再说了。

闻言四爷松了一口气,也不再多问,殷勤地用宫灯给太子照明。

两人无声地回到了院落前,分别之际,太子轻声呢喃了一句,“三月为期,快了。”

四爷整个人都愣住,看着太子离去的背影,不明白他话语里是什么意思,又好似懂了。

他木楞的推开松涛苑的院门,见到里面瘦弱,却犹如松柏一般的儿子,突然心里明悟。

他懂了,四爷激动起来,抓住卫其轩的手,牢牢的,颤抖不已,“我懂了。”

卫其轩抬起头,微笑,“我也懂了。”

什么叫峰回路转,这就是!

他的计划,可以都派上用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