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第152章:求学生涯(一更)

如果顺利的话,至今年年底,apple2的销量应该能上升到每个月一万部以上,再积累一下,就能在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

乔布斯现在的工作重心更多地放在了销售这边,所以研发这边就是交由性格更偏向勤奋苦干的技术男沃兹尼亚克一手打理,这次沃兹尼亚克打电话过来,为的就是苏韵之前要把《生化危机》的第一、二部游戏移植到pc平台的事——现在个人电脑的功能还不完善,除去商务用途之外,不少人买它都是用来做比红白机功能更全面一些、画质也更高清一些的游戏机使用……

依靠着游戏类应用软件提升销量,这也是apple2的销量策略之一,而结局也很明显,这个主打娱乐的策略是相当的成功。

毕竟诺基亚当年可也是凭借“贪吃蛇”这个神作小游戏,让自家的新款手机以强而有力的姿态击败了摩托罗拉的爆款手机,在让“手机不止是可以用作通讯工具,而是也可以作为娱乐用具”这一理念深入人心的同时,也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市场霸主。

定位在大众的产品,最首先要做到的事,就是尽心为使用者带来更简便好用的服务,将一切高新技术通俗到令人喜闻乐见一上手就懂的程度。

等把市场份额占据得差不多了,就可以开始提升自己的质量,推出更为精品化的新一代。

显然,这几年和微软的强强联手,苹果系列电脑依靠比商用电脑价钱更便宜体型更小、常用功能齐全、预装且加装独特游戏功能以及简单易懂的操作系统等等,已经在北美这边打开了一片市场。

那么,接下来,就是提升质量技术革新的时候了。

苏韵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会和老合作伙伴任天堂谈了又谈,好歹是把平台移植同步更新的合约谈了下来。

不过,像那些像素游戏《坦克大战》之类的还好,技术要求不高,但苏韵主导的《生化危机》系列一出,两边都是尴尬了起来:苏韵给出的设计和原型需求的硬件条件太高,目前不管是任天堂的红白机还是苹果的apple2,统统都带不起来。

毕竟已经是被后世3a大作洗礼过一遍又一遍的人,苏韵既然要做,那就自然是往最高的配置和最好的效果那一个方向狂奔。

现在的个人电脑带不动怎么办?

在游戏性不变的情况下,保留原有cg动画,然后开始大刀阔斧地阉割游戏画质,以求增强流畅度呗。

等把游戏画质阉割完了,再压缩一下cg动画的画质,做精装版和平价版然后有钱没钱一锅端,割双份的韭菜!

这种阉割一遍又一遍只为优化到让低配载体也能成功安装使用的方式,是典型的游戏从各级测试到正式推出的过程,因此当初苏韵把一部分原型完全体游戏设计上交作为申请材料,才能如此“惊艳”所有教授们。

所以说,玩一个游戏时别急着喷它画质差优化烂,有可能最大的问题,其实并不是人家游戏本体烂,而是你自己的电脑/手机等配置太差,最高效果就只支持这样……

为了割中下阶层的韭菜,苏韵也是只能按照早期初代的路子,让沃兹尼亚克的团队往努力这边靠:她在由前人肩膀搭建出来的正确路线走到了很远的距离,如今即使回头回望,旧时的道路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变得模糊不清。

这也就更证明了团队的重要性和资本家的优越性:苏韵作为老板,拿出个正确路线的主要设计方案往团队里一丢,然后就可以安安心心地做咸鱼,让团队里面斗志昂扬的打工人摸着正确路线的石头过河,不需要她再累死累活拿头去肝。

最多就是多花一些时间和金钱——相比起不用自己反推古早科技内容和能空出更多的时间、还有能培养团队等这些点来看,是绝对的超值。

也就是这种放得开手、只指了一个大方向然后就让手下的人自己摸索着前进的做法,才使得苏韵能在兼顾数职的情况下,还能过来大学“混”一张大学文凭。

不但混文凭,在系统小黑屋的辅助下,她还可以把之前为了赶快跳级而减少了不少练习时间的功夫捡起来,一边学习一边工作一边强身健体练功夫三不误。

现在不是在守卫严密的自己家,而是需要独在异国他乡许久,为了安全起见,苏韵就差恨不得把自己操练成吕少龙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