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王粲
第26章 正月十七
陆炀找京城相熟的友人多次询问,终于下定决心,把长安送去了文心堂。
长安跟着托娅长大,虽会说中原话,却不识得几个字。文心堂是有名的民间私塾,从启蒙到讲经,从句读到书法,那儿的老先生都能教导一二。陆炀想着,孩子长大了,即便不入仕为官,也要在京城体面地生活。
习武这方面他倒没怎么担心,将军府的家将都是上过战场的兵,以长安现在的水平,严岭指教他都绰绰有余。陆炀偶尔空闲,也会指点一二,何况还有陆暄这个姐姐。
陆暄十二岁便能单挑京城都尉家的十七岁儿郎,小孩子下手不知轻重,一鞭子把人抽下了马,害的那人摔断腿骨,在床上躺了十天半月才出门,自此见了陆暄都绕着走。但这事儿也不能全怪陆暄,是对方在校场当着一群人的面讽刺陆家后继无人,只有个女娃娃,当下便惹火了她。两人都是年轻气盛,二话不说便翻身上马打起了赌——谁先落马,谁就下跪求饶。
若不是陆炀闻讯赶来,把小阎王拎回去揍了一顿,陆暄真的敢按头让人下跪。
陆暄在习武方面的天资和水平,陆炀这个当爹的还是颇为满意,偶尔还会和朋友吹嘘:“看看,什么叫虎父无犬女!”
这个时候,那些将门友人都会呵呵一笑,一边是诚心诚意的赞扬,一边又在心里品品陆姑娘闻名遐迩的斑斑劣迹,想着幸好这不是我家闺女,老陆外可领兵横扫千军,内可与女儿斗智斗勇,实乃大英雄。
长安知道陆炀一片好心,但他还有些难以接受这个“父亲”,一直以“陆将军”相称,恭敬而淡漠。陆炀也不在乎,而且他是真忙,天不亮便离开府上,常常披星戴月而归。及早回边关一事,副将也催了他好多次,都被硬生生压到了正月十七。
因为正月十七是陆暄的生辰。
那日一早,陆炀便亲自下厨做了一碗长寿面,面都难舍难分地缠在一起,两个形状惨不忍睹的荷包蛋搭在上面,周围缀着点点绿色葱花,美感谈不上,倒是有些滑稽。
“好吃吗?”陆将军激动地问,仿佛他端过来的不是一碗面,而是能一战破城的神兵。
陆暄努力克制着表情,冷漠道:“好吃。”
“说谎都说不圆,”陆炀撇撇嘴,“不好吃算了……”
他下厨的水平自己知道,陆暄面不改色,已经是最高的褒奖了,换了他自己都可能会吐出来。
陆暄挡开他的手,含混不清道:“别抢,这是我的,今儿是我的生……。”
她心里开心得很,却摆出一副“看在你亲手做了饭我就勉为其难地吃下好了”的表情,其实吃什么不重要,父女聚少离多,她那时年轻,还分不清这种叫做“视若珍宝”的感情。
无奈那一句“我的生辰”还没说完,陆暄便忍不住一皱眉——
她吃到了蛋壳。
陆炀脸上彻底挂不住了。
可陆暄脸上的嫌弃一转而逝,紧接着便慢条斯理地,一根一根地吸溜完了整碗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