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抓获孔有德,致使其大部逃跑的龙淄阁,并没有受到朱斌的责罚。因为朱斌很清楚,有些历史可以改变,有些却是无法改变的。况且,龙淄阁当初下的决心无疑是正确的,否则自己的水师必将遭到重大损失!
只是朱斌对这场仗有些郁闷。
随着平叛的结束,此时,已是崇祯六年的二月了。孔有德山东之叛,自崇祯四年闰十一月起,一直打到崇祯六年的二月,前后达十六个月之久。叛军人数从开始时的千余人,越打越多,最终竟有数万之众。由此可见当时朝廷的应变能力是何等之差!
朝廷的武将士卒,在与外族后金作战时,总是败多胜少;在与陕西、山西的叛民作战时,同样也是败多胜少。但令人不解的是,当这些为朝廷效力时似乎算不上是精兵强将的官军,一旦叛乱或投敌后,却都不差不弱。将还是原来的将,兵还是原来的兵,为什么在为大明朝打仗时这么差,而到打大明朝时却又变得那么强呢?
不过山东的胜利,对朝廷来说却实在是太重要了。
崇祯帝即位后,仗是越打越多,越打越大,却也是越打越输,越打越糟。这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打败了崇祯帝起初可能连名字都没有听说过的、而且原先也是朝廷军官的游击孔有德,在当时也算是大功一件,可庆可贺。
于是,在这次平叛中再次立了大功的朱斌,被晋升为武英侯,加世袭锦衣卫百户。其他参战将领,也是赏赐有差。
而那位追着孔有德、耿仲明泛海而逃,却因慢了一步而被总兵官黄龙邀击俘获的昔日明朝大将,皮岛纵兵毛文龙的儿子毛承禄,被押到了北京。朝廷为此还搞了个献俘仪式,最后把他寸磔而死。
至于吴襄在这次战役中,总算没有辜负崇祯和朝廷的期望,实心任事,勇敢作战。所以,他不但恢复了原职,还于七月间被授为都督同知,荫一子锦衣百户世袭。
当时的吴三桂,只是一个小小的游击将军,并没有受到什么嘉奖,不过他并不在乎,因为他已经看清了一条道路,一条对于自己来说光明无比的道路……
“此处平叛已了,你也该走了吧?”在自己的军营中,吴三桂专门为朱斌设下了一桌酒席:“恭喜你了,兄弟,圣上晋升你为武英侯,又加世袭锦衣卫百户,朝廷之中,比你迁升更快的,再无第二个人了……”
朱斌倒显得并不如何热情:“兄长,我是为你不平,你的功绩何尝比我差了,却没有得到任何的封赏,我当上书朝廷……”
“不用。”吴三桂阻止了他:“今日不赏,不代表他日不赏。兄弟,我和你说句心里话,吴三桂在此明誓,十年之内,我必然要坐上总兵之职!”
朱斌笑了一下,他很想告诉吴三桂,用不了十年,只要五年时间,他就会当上大明最年轻的总兵,而到了那时候,将是他真正成为大明一颗璀璨将星的时候!
不过,也是他步孔有德后尘,成为历史上最出名大汉奸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