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页

天朝高恩,恩重于山!

本来那些世世代代生活在朝鲜的朝鲜百姓,见身边忽然多了无数陌生的面孔,还有和他们抢占耕地的可能,非常之的不习惯,但当大米运到了之后,让这些不知道多少时候没有吃过饱饭的朝鲜人眼睛一下亮了起来。

老百姓本来就是这样的,最讲究实惠二字。李氏王朝管不了百姓的肚子,可天朝却管了。不光是就这么管了,还派出了大量的汉人来指导他们生产。那些诱人的大米啊,对于朝鲜人来说,那就是活下去的希望……

天朝厚恩,恩广于海!

其后,又有大批的汉人开赴朝鲜各地。这些人倒也奇怪,十个里倒有九个开设商铺做生意的,往往卖的又是丝绸之类的奢侈品。这些东西除了达官贵人以外,普通的百姓谁能买得起?可全朝鲜哪有那么多的达官贵人?

这些生意人却似乎根本不在乎是赚是赔,每日里结交当地权贵,和朝鲜百姓拉着家常,看起来倒是和蔼可亲得很。没有多少时候,朝鲜人便也接受了这个奇怪团体的存在。但他们不知道,这个团体已经迅速在朝鲜布下了一张无所不在的情报网。

这些人都是谁?全部是在大明裁撤锦衣卫、东、西厂制度后的那些人。这些正常人和阉人组成的情报队伍,当初在大明的时候连某官员今天吃了什么菜都能知道得清清楚楚,朝鲜的这些事情又有什么能瞒过他们的?

前朝鲜都巡问使郑广烈,在一次酒醉后拍着案几对家人恨恨地说道:

“明朝把持了我朝鲜的军、政、民,眼下明朝的势力渗透到了朝鲜的每个角落,再这么任其发展下去的话,我朝鲜迟早会成为明朝的一个郡县……”

谁想到第二天,新成立的朝鲜内务府的官员便把郑广烈找了去,面对纸张上纪录着的,他昨天说过的话,郑广烈目瞪口呆,根本不知道是谁把自己的话泄露了出去。

随后,郑广烈便被以诽谤朝政,挑拨朝鲜与大明关系的罪名,判决流放千里……

大明对朝鲜的这一切安排,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朝鲜在大明的帮助下富强起来,成为所有藩属国的楷模,忠诚于大明的,大明便也会善待于它。全方位的从军事、政治、经济上来大力扶植它,让它成为了一个翻版的小明朝!

此时朝鲜为朴昌树把持朝政,有着军队和明朝支持的他,让李灏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挂名的国王。因此,当明朝的敕谕到了后,朴昌树毫无犹疑的全盘接受了它。那李灏虽然看起来有些不情愿,但最终还是叩谢了明朝皇帝的恩典。

登基大典办得隆重而热闹,为了凸显李灏的正统,八百明军将士全部出动,在督军大将军李建标的指挥下,成为了国王的亲卫队,这也算是朝鲜国王的一份巨大的荣耀了。

在对着明朝京师的方向三跪九拜之后,朝鲜国王李灏的登基仪式这才算是正式结束。

在登基仪式结束的第二天,内务府迅速成立,由明人何田担任内务府总领一职。其职责为监查朝鲜官员清廉,教导王室子弟,以及卫护王家宗室等等重大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