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驻藏大臣在致尼泊尔政府的信中所说:“皇上对你们是否亲英毫不介意……你们同英国打仗是在我们境外。我皇上不能发兵前往。”显然可见,尼泊尔并不处于清朝保护之下。
英尼战争也看清楚了清朝的“一视同仁”理论的真相,按照这一说法,清帝对帝国境内外的一切国家是同等看待的。尼泊尔是纳贡国,东印度公司则不是。
然而清政府竟援引一视同仁的原则来为它拒绝保护一个纳贡国进行辩解。
英国人几经挫折后战胜了尼泊尔人,强迫他们让出卡利河与苏特里杰河之间的全部领土。
清朝政府对此竟无动于衷。北京在推卸保护纳贡国的责任时奉行的这种方针,使它在后来面临朝鲜、琉球、哈萨克草原、帕米尔和清帝国其他边区发生的许多不幸事件中能够自我解嘲。
满清从亚洲腹地各属地得到的收入并不多。诚然,清朝除了从它们那里求得安宁外,别无他求。满人之征服亚洲内陆是出于战略而不是利润的考虑,目的是想防止敌对强国的兴起。
在陆路上,中国本土似乎得到了妥善的保护。边境问题也是存在的。英属印度的扩张使清朝在西藏的权威受到潜在的威胁。浩罕的商业野心和玛赫杜姆家族的宗教政治威胁着清朝对新疆六城的控制。强邻俄国对新疆、蒙古和满洲边境也虎视眈眈。
但是从中国本土看来,这些都是遥远的麻烦。在1815年,满清对它们还几乎毫无察觉。
可是,一旦当英国或者俄国,这些国家终于露出了狰狞爪牙的时候,满清却只能眼睁睁地看这一切的发生而束手无策……
但是,当军政府掌握权利之后,这一切却再也不会发生,为了军政府的长久利益,为了张震心中的总体战略考虑,张震甚至不惜为了这个周边属国,而和那些强国再狠狠地干上一仗!
现在这次军事会议的目的已经非常明确了,大元帅很明显的将不惜任何代价,维护住西藏新疆等地的主权完整,甚至有可能借着这次机会把那些丢失的领土给拿回来!
这些受命的将领之中,最激动的居然是左宗棠,尽管,在其面上依旧带着不屑以及冷漠。
现在左宗棠才感受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信任,这位桀骜不驯,看谁都不顺眼,就连大元帅都敢被其指着鼻子的骂的军政府的威将军,此刻最想感谢的人就是大元帅。
完成统一,稳定边疆局势,驱逐洋夷势力,这对于一个军人来说,是最大的,最高的荣誉,而现在大元帅,却把这份荣誉交到了自己手上!
“谢逸,张荣沅,精选精兵六万,日夜跟随水师训练,随时听候调用!”
“职下领命,精兵六万日夜跟随水师训练!”谢逸和张荣沅大声应了,可心里却有一些奇怪,刚才还在那里埋怨,怎么不把作战任务交给自己,却给了那些外军将领,随即就来了大帅让自己挑选六万精兵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