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页

张亮也笑道:“当然是要杨大尚书的命了!”

李密答容收起,道:“你看这信上说的,杨玄感使的是连环计,他克扣了九成军粮,只分出一成送往高句丽前线,然后他给瓦岗的翟让写信,说要一同造反,并把这一成军粮给翟让,翟让便号召了北地的各个流寇头子一起参与,其实这正中了杨玄感之计……”

张亮拿着书信看去,不住点头。

原来,杨玄感之父杨素助杨广登上皇位,却为杨广所忌,杨素去世之后,杨玄感无时不在想着如何报复杨广的忘恩负义,同时他也怕杨广找个碴儿,把他给杀了,所以便决定先下手为强,趁着杨广东征在外,发动叛变!

但杨玄感又怕自己人单势孤,无法成事,便联系了流寇头子翟让,许他粮草,但要在关口交接,假装让他把粮草抢去,就地招兵买马,扩大瓦岗的实力,翟让是否看出杨玄感的阴谋,尚未可知,但他确实亲自带人来了高句丽!

这么一来,杨广回师的道路便被流寇堵住,不能迅速回师中原,借着这个时间,杨玄感便可以攻占城池,比如东都洛阳或者京都大兴!

而杨玄感真正的造反理由,马马虎虎算是清君侧,他不说自己造反,却说平壤前线的领兵大将来护儿造反,而他起兵是要平叛,至于平叛为什么不去平壤打来护儿,而去了洛阳或是大兴,这个问题也许可以解释成,要去大兴城打来护儿的老娘,顺便烧他家的房子吧,也没别的理由好解释了!

李密与杨玄感以前也算得上是故交,都是大贵族出身的世家子弟,以前喝喝酒,吹吹牛的事儿没少做,偏巧李密又祖居辽东,所以杨玄感便给他写了信,让他帮忙监视一下翟让!杨玄感自不会在信中把详细计划说给李密听,但李密是什么人物,他一看就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张亮看完信,道:“大人,要光靠翟让的那些乌合之众,怕是挡不住皇帝多长时间啊,不说他的几十万大军,就是光那个冠军侯,一出手可就能把翟让打趴下,所以说他的计策连环是连上了,可也不好使啊!”

李密伸出手指道:“他想把中原的流寇交给皇帝修理,又想让皇帝杀了大将来护儿,然后又想着自己攻下大兴城,登基称帝,再然后又想趁着皇帝失了名将,损了兵马,又没了粮草,疲师回京和他交战,他再把皇帝给杀了,一统江山!这套计划听起来一顺到底,可实际上根本不可能成功!杨玄感此人,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他要是能当皇帝……”

他想了想,笑道:“也没准儿,说不定皇帝得知他在后院放火,急怒攻心之下,当场驾崩,那他还真能当上皇帝!”

张亮皱眉道:“那大人能在这场大火中,得到什么好处呢?”

李密笑容一敛,道:“你是我唯一的心腹,有些事情我不可能瞒你!实话告诉你吧,我之所以向皇帝献计,就是为了能到冠军侯的军中当谋士!你想想这件事的发展,如果皇帝想把冠军侯逼得和东突厥火并,那就肯定要派他去打平壤,好立大功,以便让他不得不求婚,得罪始毕!而冠军侯呢,肯定会拖拖拉拉的不肯出力,就算打下了平壤,让他回西域肯,让他去中原打我的杨兄,他就不肯了!这么一来,我是不是帮了杨玄感一个忙呢?而我是主动向皇帝要求去冠军侯那里当细作的,我只需要把冠军侯的日常行为报告给皇帝,那皇帝是不是就会认为我是对他忠心不二的呢?”

张亮露出笑容,点头道:“这么一来,中原大战,不管谁胜谁负,都会认为大人是他的自己人,大人什么也不用做,战后就能得到重赏,加官晋爵!”

李密笑了两声:“我可不图什么赏赐。如果是皇帝胜了,这种可能性最大,我便跟着冠军侯去打始毕,只要我把作战计划事先透露给始毕,冠军侯必败无疑,再出那么一点点小意外,安西大都督府无人主持,而我又对皇帝忠心耿耿,那你说谁来做这个大都督呢?”

“自是大人无疑!”张亮道:“那如果是杨玄感胜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