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页

来护儿可不似宇文述这样,虽是豪门,历史却不长!来护儿可是东汉中郎将来歙的十八世孙,是地地道道历史悠久的大贵族,真真正正的世家,对他来讲,巴结宇文述,也实在是太掉价了点儿!

宇文述尽管稍有反感来护儿,但他向来分得清什么是私事,什么是公事,遇到了国家大事,当即出来力挺来护儿,绝不似传言中说的那样,公私不分,不明事理!

群臣也纷纷道:“皇上明鉴,来护儿大将军绝不可能造反,杨玄感诬陷他造反,是为了挑拨皇上和来护儿大将军的关系,希望皇上自断一臂!皇上切莫上了杨玄感的当!”

杨广点头道:“朕知道来护儿不会背叛朕的,要不然也不会给他二十万大军,让他单独领兵去攻打平壤!朕这么信任他,他又怎么可能背叛朕呢!”

李勒跨出一步,大声道:“微臣以为,杨玄感既然诬陷来护儿大将军造反,那么必会派人四下散播谣言,让百姓们以讹传讹,众口铄金,弄得好象真事儿一样!微臣敢请皇上,无论听到什么样的传闻,都不要动摇对来护儿大将军的信任!不仅如此,还应立即下旨,派人宽慰来护儿大将军,以免大将军寒心!”

宇文述看了眼李勒,老怀大畅,牧州这孩子懂事啊,这番话可不正是我要说的,他先说了,甚好甚好!

要是别人抢了宇文述要说的话,那他非得大怒不可,过后肯定得给那人穿小鞋,可自己孙子把话抢着说了,他不但不怪,反而高兴得很,在心里一个劲儿地夸!

杨广当即点头,道:“不错,正该如此,宇文爱卿见事明白,甚好!”当即挥手道:“拟旨,赐来护儿蟒袍玉带,另加封他一个儿子为侯,让他自己挑是哪个儿子,朕无有不准!”

群臣一起道:“皇上圣明!”

杨广正要问那个信使一些具体情况,忽听殿外有人叫道:“报,紧急军情!”一名小校浑身又是雪又是泥的跑了进来,手里高高举着一个木盒!

侍立着的小太监跑着小碎步,到了这名小校的跟前,接过木盒,又转身跑回,呈给杨广。杨广打开木盒,取出里面的文书,只看了两眼,便更加暴跳如雷,将手里的文书扔到龙书案上,怒道:“那伙流寇抢了军粮,没有运走,而是就地散发,竟然招集了超过五万的流民,向涿郡方向流窜了!”

殿内的大臣们全体大哗,涿郡是东征补给的大本营,难道那些瓦岗寨的流寇抢了给平壤的军粮还不够,还要去抢涿郡的?如果涿郡的军粮也被抢了,那数十万东征大军,连家都回不去了,直接饿死在关外!

兵部机事裴矩出班道:“皇上,臣以为流寇的兵力并不可惧,而且臣可断言,那杨玄感既早有反意,那定不会当真运送一百五十万担的粮草到平洲,否则岂能不见运粮大军?而且流寇劫了粮草才招到五万人,就算以现在流寇的实力,也不可能打败运粮军的,何况之前!臣以为流寇不会当真得到巨资,估计光养活招来的那些流民,就已经很吃力了!以此实力,要去进攻涿郡,纯属笑话,虎贲郎将的燕云铁骑足可将之消灭!”

杨广点头道:“不错,裴爱卿所言甚是有理,你见识明白,对这股流寇可有好的应对之法?”

裴矩道:“皇上,这股流寇不用担心,可别的流寇却是必须要放在心上的!臣估计瓦岗的流寇并不是真要去涿郡,而是要取道范阳回转中原!他们一路走,一路就会煽动造反,那些原本就有反意的叛逆,会跟着他们走,就如放火一般,走一路放一路!”

苏威也道:“裴机事所言有理!皇上,如果不立即剿灭这股流寇,怕就要引起全国的动乱,那时烽火遍地,再就难以收拾了!臣以为,当速速退兵,回师关内,扑灭这场大火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