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页

李勒看着纸条道:“大王,什么大王?难道是婴阳王高元?”

徐世绩拿起纸条仔细看了看,道:“难道咱们引开的那十来万高句丽兵,是由他们大王亲自率领的?咱们放跑了高句丽的国王,粪土不如之高元!”

李勒摇了摇头:“他们那么多人,咱们抓不着高元的!不过这样也好,高元出了平壤,现在那里没人坐镇指挥,当可一战而下!”

他翻身上马,道:“别休息了,就算再累也得赶路,眼前这个机会稍纵即逝,必须抓紧时间!”

徐世绩道:“等我一下,我先看看地图!”他又取出那张简易的行军地图,看了起来。

李勒想了想,这时候就算他带兵冲到平壤城下,也失了突袭的意义,城中连告急信使都派出来了,那么代表已经准备好应战,要想入城只能靠强攻,可安西军丧失了突然进攻的机会!

他从马上跳下来,道:“给我也看看地图!”从徐世绩手中拿过地图,看了起来。

李勒在现代的时候,就对平壤不怎么了解,至于隋代的平壤,他就更一无所知了。取过地图后,才发现原来这时候的平壤城没有横跨大同江,更不是在江东,竟然是在江西,也就是说大同江并非是平壤的天险!

高句丽国力虽然算是强大,但终还没有达到后世高丽和朝鲜的那种繁华程度,建不起太大的城池,横跨大同江是不可能的,顶多也就是在江东建个简陋的土制外城,但战争时期,这种外城会被在第一时间内摧毁,是不值得重视的!

至于说到城市为什么建在大同江的西面,这个原因就更简单了!因为高句丽的主要敌人并非是来自中原,高元的祖先对中原统治者是很恭顺的,虽然中原大乱时,有一些中原强者也曾讨伐过高句丽,但终究战争不频繁,所以高句丽历代统治者的主要防御方面并非是西面,而是东面各国!

新罗和百济才是高句丽长年需要防御的对象,所以这时代的平壤建在江西,便可以把大同江当做天险屏障,要远比建在江东好!

李勒低头看着地图,道:“原来平壤是这么个建城法儿的,我以前还真没注意过!”

徐世绩道:“我也没怎么留意,以前总把高句丽当敌国,所以才认为打他们的国都要先过大同江!不过现在想想,如果没有这场战争,高句丽只是属国的话,那这种建城法儿才是对宗主国的恭敬,如果是建在江东,反而会让以前中原的皇帝起疑心了!”

李勒嗯了声,指向大同江,道:“如果是来护儿攻城,他有水军,那么应该是在东面攻……不对,现在大同江没开江,所以来护儿的水军,应该是在海上,那么他还是在西面攻的城,如此说来东面一直受的压力较小!”

徐世绩点头道:“不错,我估计老苏现在也是屯兵西城,他不会费力气把兵营建在东面江对岸的!”

李勒点了点大同江,笑道:“那么说咱们还能再突袭一把,现在平壤守军的注意力肯定放在西城,我们绕个弯,从东面的大同江上进攻,来个夜半偷袭,只要打开城门,就一切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