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名号代表了他们在军中的威望,同时也很直观的反映到此刻的站位。第二排居中的就是“六大腹心”中的前五人,高明博在柳城,否则他也会很自然的站位于其间。他们身边左右是几个厢一级高级虞侯参谋,再两侧则是怀约联军八虞侯中剩下的几位。
第三排是一大堆营级指挥,各营的同级参谋虞侯等军官则站到了更靠后的第四排位置。
包括滑哥兄弟、乞活买等人在内的契丹亲唐派各部头领和贵人则另成一群,站在李诚中的侧后方,而撒兰纳等库莫奚、室韦等部首领却远远的站在另一个方向,与营州军将和契丹人远远分开。
此刻冰天雪地,就算是身披着狐毛大裘,李诚中仍是感到一股忍不住的冷意,他搓了搓手,冲冰冷的手掌上哈了口热气,将大裘往肩上又拉了拉,张口道:“善能法师……”
善能法师从滑哥兄弟等人身后闪出,缓步来到李诚中身边,低头念了句佛号:“阿弥陀佛,都督有何吩咐?”
善能的密谍身份只有寥寥几人知晓,在场人中更是只有李诚中和张兴重知道根底,所以李诚中仍以“法师”称呼他,而他也继续装模作样的假扮大师。
第二十二章 幽州留后(二十二)
饶乐山决战之后,善能和慧源被无暇顾及的阿平甩在了身后,成为营州军的俘虏。当然,其“俘虏”的帽子很快就从头上摘掉了。
在李诚中召见善能和慧源二人的过程中,两位“上师”很惶恐的向他乞罪,自认的罪名当然是帮助契丹人“呼风唤雨”。这件事情契丹绝大部分首领和军将都知晓,其中超过一半人此刻都被圈禁于饶乐山下新建的战俘大营,所以瞒是瞒不住的。但乞罪的同时,他们也在极力辩解自己的冤屈和疑惑。
但李诚中并没有责怪他们,他很是好笑的问两人,莫非他们真的以为这场秋雨是他们祈来的?
对于李诚中的质疑,两位“上师”自然感激涕零,他们使劲的哭诉自己压根儿和这场雨没有关系,就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这场该死的秋雨怎么会如此莫名其妙的降下来,为了证实自己的清白,他们举出的证据就是,他们在整个过程中连法坛都没有摆设。
被李诚中好言安抚之后,两位“上师”又再次奉命回到了西辽泽,关于自己怎样从乱军中脱身,两人很光棍的表示,营州军自李都督以下,对他们都敬佩怀德,所以不敢有所冒犯。这样的说法如果放在后世,十有八九会被契丹人立刻清理掉,但这个时代,却很有说服力。
经历过祈雨一事之后,两位“上师”在契丹军民心中早已成功的塑造出了高僧大德的形象,不仅痕德堇可汗亲自出帐迎候,就连阿保机和阿平两人都恭恭敬敬的拜服于法驾之前,诚惶诚恐的请求上师们能够再显宏大法力,拯救部众于水火之中。
自觉腰杆子硬挺的两位上师这次不愿再发功了,他们宣称,草原上升起了新的太阳,饶乐山上光芒万丈,各族人民都要臣服于新领袖的领导之下,共同奔赴幸福的美好时光。总之就是天命不可违,大势所趋,非人力可以挽回。
其实仗打到这个份上,无论是可汗痕德堇也好,各部首领和贵人也罢,就连带兵的主将阿保机和阿平两人,都知道自家已经没什么指望了。再加上这两位上师关于天命的鼓动的宣传,整个西辽泽都是人心惶惶,士气低落到了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