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页

“老汉也不想惊扰小侯爷,可这个事情真得您出面拿了主意。”钱管家见我闹情绪,赶紧的打拱,给我诉说情由。

原来是一帮搭伙伙来京城赶考的外地学生在庄子上闹事。因为参加朝廷省试的考生要在当年十月到长安来报到,这些学生求功名心切,足足提前半年来了京城,却发觉长安城里的消费水平太高,难以承受,就跑到我庄子上的庄农家借住。借住就借住吧,乱跑个什么劲,俩不长眼的学生发现庞大造纸作坊和工匠房舍建筑群后,好奇的想进去参观。造纸作坊的守卫怎能允许闲人进来,拦住后,不知怎么的起了口角,这俩学生一是外地人,二来无缘无故的想要参观,形迹可疑,于是就被守卫制服后送了官。

虽然都是普通读书人,但都是通过地方州、县的逐级严格考试,才被送到长安参加省试的,在地方上都是小有名气的人,同伴却刚到京城就遭到这样的待遇,难免心头不忿,打听了这个庄子上是我说了算,就要找我讨个公道。

“呵呵。”听了管家的描述,我不由的想起自己当年大学里的情形,也是个二楞子的愤世嫉俗青年,动不动就参加个集会游行啥的,从抵抗日货到绿色环保的各个运动机会都不放过。最后养成见人多就往里面凑的习惯,有一次在市政府门前和一群人静坐半天才发现人家是拆迁户,催政府赶紧分房子的,忒丢人了。

第九十九章 唐朝学生(下)

“学生嘛,就爱打伙伙闹些没名堂的事情。”我不在意道:“钱叔,你去喊胡先生过来,这事情用不到我去,他就解决了。”造纸作坊起来的时候,兰陵已经找人给周围能伸上手的官员和政府部门都打了招呼,工部上的人也比较重视,属于二十一世纪的那种大型重点特权企业,胡账房如今是作坊里的高层领导,到官上保俩学生出来还是没问题的。

果然,胡先生一听我说完,满不在乎的就一口应了下来,套了马车就赶去了。“钱叔,咱们去看看这些个学生去,正是农忙季节,别让他们扰了庄户休息”来唐朝这么长时间,一天都是和高门大户的打交道,很怀念自己的学生时代,正好有这么个机会,找年轻人联谊一下也好,“二女待家里不许去,回去把饭吃完去!”见二女有鬼鬼祟祟跟来的企图,把这个尾巴切了先。都老爷们,臭烘烘的,一个姑娘家乱搀和啥,“钱叔,叫俩下人跟着,咱看看热闹去。”

钱管家果然厉害,二十来个护院利马的都纠集一起,人人身上带了短刀,挺腰叠肚的个个威风,整齐的站了几排,杀气腾腾。

不知道管家是个什么打算,又不是外族入侵,带了这一帮子杀手去干什么。“钱叔,这个场面不合适吧?”我觉得需要给自己配一副墨镜,这样站在队伍头前才够蛊惑。“几个学生而已,能闹了什么动静?”

“这才担得起小侯爷您的身份……”管家正要解释,得了消息的颖急匆匆的冲了出来。

“钱叔,到前院再招呼些身强体壮的男丁过来,一起随着过去。”颖面色不善,柳眉倒竖,眼露凶光,“还不相信了!几个外面人,胆敢跑咱家庄子里生事,传出去给人笑话。”

“别,都读书人,此举有辱斯文,传出去说咱家虐待士人。”我赶紧劝慰道。也难怪颖不把这些人放眼里,这个时期阀门林立,别说是外来的考生,就是国子监里的学生都没几个能出头的,攀不上大门阀举荐,就是考试成绩优异也在政府里混不上个好差使。要不怎么直到几十年后中宗年间还有人用隐居博名的办法求官,才有了终南捷径这个说法。“就这些人够了!现在就和我去,几个生徒而已,翻不起大浪。钱叔,头前带路!”本来还嫌人多,颖这么一搀和,我赶紧带队离开,再弄几十人出来,别说人家学生,我都受不了了。

边走边替学生悲哀,史书上都说读书人尊贵,怎么在贵族人家眼里就这么的不值钱?看个烂造纸厂就给送了官府,今天我万一不在场,少不得要让颖带了人马冲杀一阵。当年考上大学的时候也曾经把自己当个人物,根本想不到人家权势阶层对学生是这么的不上眼,太可悲了。

“是他们。”我指了指面前的这些个身穿儒衫的,疑惑道:“确定是他们闹事吗?”

钱管家用力点头确认,“就是这些个杀才,要不要把他们围起来?小侯爷您只管吩咐。”因为有我撑腰,管家底气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