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页

“张角,这里的事情就交给你了。”刘宏朝一直在旁侧立的张角吩咐道,这将是张角最后一次在雒阳处理宗教事务,很快这位有些偏执狂的狂信徒将被他派往西域传教,在帝国军队完成彻底征服西域的准备前,经济文化宗教方面要首先展开攻势。

“安清,跟朕走吧!”刘宏看了眼在边上默然不语的安清,开口说道,接着在王越等人的护卫下,离开了白马寺。

原本来白马寺的香客们以为天子驾临是件好事情,可是当张角向他们宣布浮屠教为邪教,天子下令封闭白马寺时,这些本就信仰不怎么坚定的香客们立刻和浮屠教脱离了干系,至于那些僧人和名士,在张角冠冕堂皇的说辞下,也都是哑口无言,至少浮屠教的教义的确是有悖千百年来的传统,且不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剃了头发是大不孝,更重要的是浮屠教叫人出家,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光这一条做些文章,就能让浮屠教在大汉彻底完蛋,以前白马寺和浮屠教能存在是因为当年的孝和皇帝信佛,可是现在新天子摆明是要灭浮屠教,以他们那点可怜的根基根本连反抗的力量都没有,只能认命。

浮屠教被禁之后,白马寺很快就改头换面成了道教的道观,倒也省了重建的麻烦,至于那些佛像则被融化,重新铸成了官钱,帝国新添的有关道教的律法里明确规定神像不得使用金银等贵金属铸造,至于其他外国教派则休想在帝国生存,进入大汉的外国人,只能相信帝国的道教,对刘宏来说,他不反对和外国进行经贸和技术上的交流,但是宗教是绝不能容许的,在眼下的这种时代,宗教比什么武器都可怕,至少在原本的历史轨迹里,外来的宗教给中国带来了不少麻烦,西北边疆的不稳定很大程度上和宗教有关,宗教本身就代表着文化,而当这种文化和主体民族的文化格格不入时,必然会造成各种问题。

浮屠教的被禁,在帝国的舆论界倒也掀起了一场争辩,不过为浮屠教辩护的人可以说是寥寥无几,先不说浮屠教的教义本身有悖于帝国人们的传统,光是当年孝和皇帝劳民伤财建白马寺就让不少士大夫对浮屠教没有好感,再加上现在整个帝国的报纸刊物都掌握在朝廷手里,几乎帝国百姓能看到的报纸上都是一面倒地对浮屠教进行口诛笔伐,对于帝国高层的官僚精英们来说,帝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根本不需要外来的文化掺和,若是传入一些实用的技术倒还有些价值,那些外国的宗教文化不适合帝国,只会让帝国陷入混乱。

在刘宏心目中,一个强大的帝国必然是保守的,中国便是因为在五胡乱华以后没有守住中华道统,儒家里的一些消极思想和佛教结合,再加上唐朝愚蠢的开放政策,原本受到打压的胡人在唐朝的资助下崛起,直接导致了中国之后的灾难,而唐朝,也仅仅只是在高宗后期到武则天称帝的前期,国势达到鼎盛,至于天可汗李世民,也只是靠篡改史书而名垂千古,唐朝那只是昙花一现般的强盛和强汉根本没法相比。(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多查些唐朝和李世民的资料。)

被勒令居住于皇宫的安清根本不知道大汉天子究竟打什么主意,他唯一能感觉到的就是这位大汉天子似乎没有恶意,不但没有为难他,反倒是好吃好喝地供着他,而且而给他安排了数名美貌的女子,饶是他禁欲多年,最后也失陷在了温柔乡里。

安清每日的起居都在刘宏派出的密探监视下,尤其是他和那十余名宫女的房事更是被完整地记录下来,同时还有他每日的饮食等等。

建章宫里,刘宏看着坐在一侧的华佗道,“你的药方到底管不管用?”刘宏之所以把安清带回皇宫,在他的食物里放催情和壮阳的药物,为的就是让他能早日有子嗣出生。

“陛下不必急,臣能保证那方药剂绝对有效。”华佗并不知道天子让他开的那药的具体用途,还以为是天子自己所用,因此说话时颇为小声。

看到华佗那样子,刘宏不由皱了皱眉道,“别想歪了,朕还不需要用你那药。”不过话说出口之后,又觉得自己好像失态了。

“是,陛下龙精虎猛,自然是不需要臣的药的。”华佗看到天子似乎有些恼怒,连忙道。

看着一脸惶恐的华佗,刘宏最后只能无奈地挥手道,“你先下去吧!”

“喏!”听到天子让自己离开,华佗赶忙行礼后离开了。

“文和,出来吧!”等华佗离去后,刘宏朝一旁的殿柱后的阴影说道。

“安清的事情查得怎么样了?”自从知道安清这个原安息王的身份后,刘宏就让贾诩去调查有关安清的一切,毕竟要夺取整个西域,就要和安息发生交集,手上多一张牌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