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页

看着靠岸的商人船队,孙清不由朝一旁的安东尼问道,“那些船只也都是贵国的使团吗?”他对于罗马人的使团规模很好奇。

“他们只是跟随我们的商船,是来做生意的。”安东尼答道,他的话很快让面前的孙清皱了皱眉,“他们不能靠岸吗?”看到孙清的表情,安东尼心里一紧,连忙问道。

“他们当然可以靠岸,不过日南郡并不繁华,他们如果要做生意的话,最好把船开到扬州。”孙清直言不讳地道,整个交州对帝国来说,还属于未开发的地带,而且路况也不太好,他们护送罗马使团上雒倒是无妨,可是那些商船就不关他们的事了。

“原来是这样,我会跟我们的使团长大人说的,让那些商人不要随意卸货。”安东尼见孙清并不是不准那些商船靠岸,不由松了一口气道。

作为整支使团里唯一一个精通汉语的人,安东尼很快忙碌了起来,那些对东方帝国充满好奇的学者,贵族让他忙得焦头烂额。

“那是塞里斯人的神兽,龙,代表着皇帝的威严。”对于几个执着于塞里斯军旗上图案的学者,安东尼不得不向身边陪同的帝国士兵询问,现在他只希望佩伦尼斯尽快下船,好让他摆脱目前这种情况。

让士兵负责船只靠岸的秩序,孙清派出了斥候快马去军团驻地和日南郡郡治传信,罗马人的使团到达是件大事情,不是他一个军侯可以处置的。

踏上东方帝国的土地,让佩伦尼斯感到了一种成就感,从古希腊开始,西方的学者们就一直在争论这个世界有多大,亚历山大皇帝的远征一度让人们以为印度就是东方的尽头,不过从帕提亚人那里贩卖到罗马的丝绸让人们知道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更强大的帝国,不过从没有人真正到过这里。

看到佩伦尼斯出现在视线中,安东尼立刻摆脱了身边的学者和贵族,他现在需要为执政官大人做全权的翻译,而不是帮他们去向塞里斯士兵询问各种问题。

就像上岸的罗马近卫军士兵一样,帝国军的士兵也在观察着他们,虽然地域上的遥远让两个国家不太可能出现直接对抗的局面,不过他们还是对这些西方最强大的士兵感兴趣。

佩伦尼斯很快和孙清见了面,作为被后世称为哲学家皇帝的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所信任的侍从官长,佩伦尼斯同样是个性格敦厚守礼的人,而出身细柳营的孙清有着良好的修养,两人很快就彼此有了好感。

由于渔村附近并没有城市,佩伦尼斯只能暂时先到孙清的军营暂住,至于那些跟随的罗马商人则没有这个待遇,他们只能呆在海滩上扎营,同时还得受到帝国军的监管,对此佩伦尼斯并没有表达反对,这里是东方帝国,他们得遵守这里的法律,更何况他本就不想带着那些商人来,这些人一路上给他造成了不少麻烦。

由于有五百名士兵在海滩驻扎,所以军营里为佩伦尼斯一行两百人的使团留出了足够的营房,而到夜晚,从军团驻地来的参谋已经带来了和日南郡郡治文官商谈后的命令。

“安先生,我想你们得在日南郡待一阵子,直到天子的命令下达,你们才可以上雒。”虽然对方有天子的国书,不过孙清还是要遵照上级命令办事。

听着安东尼的翻译,佩伦尼斯皱了皱眉,然后很快调整了情绪让安东尼向他询问理由,在他看来,塞里斯人不可能没有理由就让他们这么等待。

“是这样的,从日南郡前往雒阳的陆上通道太过遥远,如果走陆路的话,大概要半年时间左右,我想使团的各位应该不会愿意花那么多时间吧!”孙清解释道,说起来帝国在交州的道路状况虽然比以前有所改善,可是仍旧没什么太大的变化,他们的补给也更多依靠海运,从扬州出发的水师每隔三个月会为他们运送大量的补给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