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页

“现在,那些日耳曼人已经过于深入下日耳曼行省的腹地,而且他们在全歼了自己的对手后,四处分兵抢掠,可以说他们已经陷入了绝地。”刘备看着一脸自得的康茂德,为他分析着现在的局势,曹操那里,至今没有消息传来,而作为西路军大本营,则和日耳曼西路联军对峙,似乎对方很乐意把他们牵制在这里。

“只有八千人,你不觉得人数太少了吗,我的朋友。”听着刘备的计划,康茂德皱了皱眉,他一直都这样称呼刘备,因为刘备对他的帮助很大,现在听到刘备打算带领自己的军团和东方帝国的雇佣军去接军接近六万的日耳曼蛮族的北路联军,实在是让他有些担心。

“陛下不必担心,那些日耳曼人如今兵力分散,而且士兵们抢到了足够财物,早已心无斗志。”刘备一本正经地说道,这可是他在罗马建立个人威望的最好机会,他是绝不会放弃的。

“既然这样,我就同意你的请求。”看着一脸坚持的刘备,康茂德沉思了一下,答应了下来,在他看来,有孙坚这个厉害的东方将军帮忙,即使有什么危险,刘备也应该能够安全地回来。

三天后,刘备所属的军团和孙坚的三千余人马,一起离开了西路军大本营,他们之所以离开,一方面是刘备自己想要建立功勋,另一个原因是西路军的战役他不想插手其间,孙坚和帝国军的参谋已经制定了完整的计划,康茂德只要让佩伦尼斯忠实地执行这个计划,就能够取得胜利,这也算是变相地给康茂德造势,毕竟需要他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当然那些参与战争的军团将领是知道内情的。

半个月里,刘备和孙坚一路横扫了近两万的日耳曼北路散兵,这些日耳曼人在取得胜利以后,实在太过得意忘形,不但分兵抄掠,甚至连戒备都不怎么保持。

一路上,孙坚和刘备用的战术很简单,那就是在斥候查探到日耳曼人的行踪以后,在利于伏击的地区设下诱饵,或者是商队,或者赶着大批牛羊的牧人,总之那些贪婪的日耳曼人中几乎没有人会考虑被战火笼罩的下日耳曼行省突然出现商队和大批牛羊是多么反常。

交情归交情,生意归生意,孙坚虽然和刘备算是自己人,不过当刘备向他讨要那些被斩杀的日耳曼人的首级时,他照样开出了价码,好在刘备在罗马财力也算雄厚,他丝毫不介意用这种方式给自己手下邀功,最后两万首级里,足有一万四千级归于他的军团,平均每个士兵有三个首级功。

被刘备拉拢的那些军团将领自然是对此感恩戴德,同时在见识了孙坚和帝国军超卓的战力之后,他们亦是很识时务地坚定选择投靠刘备。

屡试不爽的招数,在第十三次使用时失效,一个精明的日耳曼将军看出了破绽,不过最后他和他的部下仍是难逃一死,只是孙坚和刘备难以做到像以前那样,最后还是逃出了近百人,尽管帝国军的精锐骑兵和斥候小队已经尽力追杀,但是还是有漏网之鱼。

鉴于那些逃走的人会去通风报信,使得其他日耳曼人有了戒备,刘备和孙坚开始了迅猛的进攻,帝国军的士兵们作为先锋向那些大股的日耳曼军队发动袭击,在击溃之后,便立刻扑向下一股,而刘备则带着他的军团在后面给那些混乱的日耳曼人以最大的杀伤。

短短的十七天时间,当日耳曼人重新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他们只剩下了三万人不到的残兵,士气低落,根本没有战斗的意思,每个人只想带着抢来的东西逃回去。于是他们的命运被注定了,当刘备带着他的军团驱赶着这些日耳曼人一路狼狈地逃窜向边境的时候,孙坚带着帝国军日夜急行,赶在了日耳曼人前面,在边境的某处山谷设下了埋伏。

康茂德出征之初,各地行省的势力没有多少人看好这一次的战争,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是他们意料不到的,康茂德亲自带着大军击溃了实力最强大的日耳曼西路军近十万人,杀死了近五万人,要不是最后过于贪功,进入黑森林追杀逃走的败兵而损失了三个军团,几乎可以称之为完胜。

而北路的日耳曼人在先歼灭了八支正规军团以后,被不到八千人的刘备军团和东方帝国的雇佣军杀得片甲不留,近乎逆天的战绩让各地行省的势力都是倒吸了一口凉气,战报中称刘备军团立下了最大功劳,可是那些大贵族和军阀心里却清楚里面的猫腻,不过对于普通的民众来说,刘备的人望威名却无疑是暴涨了一大截。当然就孙坚本人来说,刘备也的确当得起那些罗马人送他的军神称呼,奔袭埋伏,火烧山谷,这计策就是出自刘备的手臂,和原本历史上刘备亲自指挥的博望坡之战毫不逊色。

三处战争里,曹操的战绩看起来最是平常,因为他只是击溃了东路的七万日耳曼军队,斩首连两万都不到,比起康茂德和刘备来,斩首数上根本就难以比较,不过对各行省的势力而言,以区区一个军团就取得如此战绩的曹操似乎才更加可怕,康茂德那里大军云集,和对手兵力相当,而刘备那里,有着东方帝国的雇佣军因素,只有曹操这里,是实打实的罗马军团,在绝对的劣势兵力下取得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