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齐晟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道:“从古至今,还有比考试更公平的策略吗?”
这……还真没有。
只是,让他们这群好不容易才摆脱科举噩梦的中年大叔甚至是老年大爷再重温旧梦,这也太残忍了吧?
刑部尚书何殊小心翼翼地说:“公平是公平。只是,学子们还没有考,做监考官的就先考一场,这让监考官威严何在呀?”
“何大人此言差矣。”
不等齐晟开口,就有人替他辩驳,“依下官之见,这考出来的监考官,才更能够服众。”
众人扭头一看,却是吏部侍郎王干。而站在王干旁边的吏部尚书王群,脸色则有些不好。
啧,看来,王干跳出来,并不是受了王群的示意,而是自作主张啊。
这两位大人虽然都姓王,但两家却是八竿子都打不着的。
而且,王群年纪大了,一向求稳,不喜欢标新立异,对王干这个有些急功近利的下属,也不怎么喜欢。
王群不喜欢王干,王干还不喜欢王群呢。
老古董,慢吞吞,无论什么事,都是“从长计议”、“三思而行”,三杆子打不出一个屁来。
在年前为了竞争主考官,因急功近利而走了一步臭棋之后,王干侥幸逃过一劫,就沉下了心来,仔细观察揣摩起太子殿下的喜好来。
尤其是在用人上的偏好。
据王干观察,当今太子对王群这样不积极主动的人,很不看好。
单只看太子殿下身边围绕的都是哪些工作狂,就知道太子殿下喜欢什么样的臣子了。
王群不喜欢他,平日里自然也不会给他机会,那他就自己争取。
这场“考官资格试”对王干来说,就是一场及时雨。
所以,就在齐晟说出这个办法之后欧,他就已经下定决心,一点要极力促成,最好还能把这个资格试做成成例。
这样一来,就算他这一次没有考过,下一次也一定能考过的。
这个王干,齐晟很有印象。
这是一个很有野心,也很有想法的人,是一把锋利的刀,却不怎么好用。
齐晟知道他想做主考官,但主考官是不可能让他做的,至少在他登基之前,王干都不可能有机会做主考官。
不过,看在他这么识趣的份上,副考官倒是可以给他个机会。
王干开口之后,众人就分成了三个阵营,偏向何殊的,偏向王干的,还有保持中立的。
如此看来,今日之事不管结果如何,王干都已经是获益者了。
因为,他今日大胆出头之后,就无形地把自己的地位与声望,抬高到了与何尚书同等的高度。
日后别人再提起他,也下意识地就会把他放到与诸位尚书一样的位置。
可以说,这是一场极其成功的碰瓷儿,让王干一下子就得到了原本需要好几年才能积累到的声望。
所以,齐晟才觉得他有想法,又觉得他不好掌控。
齐晟就看着他们争辩,顺便也看一看王干的战斗力如何。
王干一方占了上风,齐晟给了他一个赞赏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