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当年九天玄女为给王母娘娘祝寿,专门发明了这种细长的面条,取之长命之意,因而制面人都尊其为祖师奶奶。
当然,就像绝大多数美食传说一样,所谓的九天玄女制面不过是后人附会。
不过食线面的传统一直保留下来,并给予其各种各样的含义:生日时吃的叫长寿面,结婚时吃的叫喜面,产后坐月子时吃的叫诞面……还有招待友人时的饷容面。【注1】
线面的直径不到一毫米,拉开时可达到近两米长,因此制作线面,关键的步骤之一就是拉。
经过和面、醒面等步骤后,将盘好的面团固定在面架上,通过不断的拉、扯、弹,面条逐渐变细变长,经过晾干晒制以后,才可将面条束成一束,最后系上红线,可存储较长时间。
黄龙围观了制面的全过程,见工艺如此复杂,咋舌道:“容老弟,你这是为谁制的面?”
这么大的手笔,老费劲了,对方得是多大的面子才能吃到此面啊?
容泽声情并茂:“我的挚友。”
黄龙:“???”
制好了面,就可下锅。因为面条极细,容易煮熟,投入沸水中稍作焯熟便可捞起。
线面本有些咸味,但主要靠汤底提味,肉汤则是最好的选择。
容泽早些时候熬上一锅鸡汤,此刻掀开锅盖,水汽氤氲着香味扑鼻而来,叫人食指大动。
金黄的汤汁浇在雪白的面团上,再搭配上香菇、青菜、木耳、胡萝卜、鸭蛋等辅料,色泽丰富,从视觉上就给人以冲击。
细长的面条浮于汤面,牵丝如缕,丝丝分明,落汤不糊,轻搅不断。
按习惯,煮食线面经常会加一点榕城本地的老酒,闻起来味道格外得香,滋味也更加绵长。容泽手头上没有榕城老酒,就倒入些自己酿造的黄酒,尝了尝,觉得味道也很不错。
“放着我来!”黄龙急不可耐地呼唤道,把手举得老高,眼底满是雀跃,“容老弟,我来帮你尝尝味道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