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更换路引、核查户籍的难度远胜以往,更何况是在“什里”建立完善的居民管理。刘备面色犹豫,并不敢说出反对的话,但耳根有点发红。刘协盯着刘备,本想等他说出点什么,结果先开口的还是荀攸。
荀攸略一沉吟,回道:“启禀陛下,此举怕是不妥。您说的居委会布局至少得一两年才能建起来。若是要完善这种管理、培育一批熟练的小吏,需要多年的时间才行,更会造成机构臃肿、官员冗余。”
刘协指出:“居委会是城市百姓自治的组织,官职自是没有的。像这种基层,若是有官职,容易引发官民矛盾,倒不如民与民直接沟通。朕的意思是居民自发举荐,像当初推举城管一样,选择居委会的管理人员,经朝廷核查后走马上任。这些人并无官职,但可以像官员一样得到朝廷的俸禄,朝廷也对其进行考核,若有不妥,皆可罢免。”在他生活的现代国度,这种居民自治管理就像是呼吸一样自然,居委会密切联系当地的居民,对他们了如指掌,这种制度能够有效地将朝廷的意志传达到百姓。
荀攸皱眉,似是不能理解刘协建立居委会的执著,劝诫道:“陛下,什伍连坐维护秩序稳定已足矣,若是再建设居委会,劳心劳力,怕是心有余而立不足啊。”
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刘协早有心理准备,光是选拔管理的人才,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何况后续的监督也得跟得上,若是有人以权谋私,脱离了服务社区、服务百姓的本意,那就与一开始的理念背道而驰了。
若是荀攸拍拍胸保证一个月完成,刘协也是不信的。
刘协神色平静,但态度坚决:“居委会不仅是为了震慑和管理百姓。等建成了,你就知道这样管理的便利性了。朕还有许多东西要制造并推广,如果没有居委会担任教化、协助朝廷推行至乡里,朝廷怎么把一些先进的理念和用具传授给百姓呢?时间朕不约束你们,但这件事情不能因为麻烦就不做。”
荀攸见天子主意已定,只得应道:“臣谨遵陛下旨意。”
刘备连忙深深弯腰拱手道:“臣必竭尽所能,不让陛下失望!”
这一个月内,京城追查刺客,并命令百姓更换路引。朝廷在洛阳城中多处设点,以亭为单位,租赁了民宅作为更换路引的办事点,也就是未来居委会的雏形。朝廷人手不足,刘协下诏从军队抽调支援,且必须择亲和力高的士兵,并高薪雇佣能识字的人作为临时佣工帮忙,在更换路引的时候统计百姓推荐的德高望重人名单。
这些人上岗前,都被宫中的小黄门临时教学了“数字计数法”,以便捷的阿拉伯数字对门牌号和路引进行编号。
为了提高更换路引的积极性,刘协特地交代刘备采用抽奖的模式。每日前来更换路引的第一名、第五十名和第一百名皆可得一斗粟米。
一斗粟米相当于十二斤半,够一户人家吃五至十天,对普通百姓来说吸引力足够了。于是今年的户口盘查和路引更换迎来了百姓前所未有的热情和主动。效率之高,远超荀攸的设想。
荀攸暗地里和刘备说:“陛下坚持的事情,即使一开始无人能理解,但最后总是证明他做对了。虽然这居委会的深意我等还没有完全领会,但这项差事决不可偷懒,你也要时常过问才是。”
刘备应和道:“是,卑职必不负陛下和长官所托。”
却说自从刘协下了圣旨,立豫州刺史孔伷之女孔华为后,消息逐渐在天下传扬开来,世家大族皆摩拳擦掌,欲要将自己女儿送入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