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部兖州东郡东阿人程立。
看到这个考生的姓名和籍贯,刘协一拍脑袋,想了起来。这不是演义里面那个赫赫有名的程昱么?和荀彧一样是曹操身边的元老级人物。不过他现在没有遇到曹操,也没有立下守城的大功,名字也没有因此被曹操改为程昱。
“这位可是刚正不阿的清流,既能带兵,也能治国。”刘协喜上眉梢,程立是平民出身,身家也清白,名声应当也不错。若是重用程立,既可以制约世家,也可以分散一些颍川名士的权力和名声,非常适合被提拔。
刘协吩咐说:“让布衣卫去给程立做一个详尽的背景调查,他来到京中后的举动,也尽可能的包括在内。”
作者有话要说:周五更新。
程昱被曹操改名的由来:程昱本名程立,小的时候,做了一个梦,梦见他从东路登上泰山,直达日观峰。这时,天鸡一鸣,东方云霞漫天,只见在水天云海之际,金光四射之中,跃出一轮红日,年幼的程昱心想,天上的玉盘太美了,我要把它带回家去,免得落入宝山,空手而归。于是,他腾身一跃,直上云际,将那玉盘牢牢捧在手里。谁知,那玉盘竟然热得像团火,把程昱烧得疼痛难忍,不禁失声大叫,那梦也就醒了。
后来,程昱长到18岁,身长八尺,膀宽腰圆,力大无穷,虽是武夫的身材,却也满目清秀,风度翩翩。他跟随曹操征战南北,足智多谋,屡建奇功,特别是张邈在兖州反叛时,他跟荀彧一起镇守东阿、范镇、甄城三地,立下了汗马功劳。
有一次,曹操拉着程昱的手,十分感激地说:“没有你出力,我连立锥之地也不会有。你小时梦见在泰山捧日,气魄非凡,我看你不如改名叫程昱吧!”
于是,程立便成了程昱。
第86章 八十六章
司马懿和诸葛亮都被他安排在了洛阳门学读书,既然司马懿的考卷都出现了,不会也出现诸葛亮的吧?
怀着这个疑问,刘协把前一百名的名字从头到尾仔仔细细看了一遍,但没找到诸葛亮的名字。
念及诸葛亮的年纪,他释然地笑了笑,放下了试卷:“我可真是想太多,毕竟对方还只是个十岁的孩童呢。”演义本身就夸张得多。更何况现在的小诸葛还是小学生的年级,总不至于在吏治上比快五十的程立还看得通透清楚吧?
不过刘协对诸葛亮的好奇心被挑了起来,于是吩咐身边的小黄门:“让布衣卫去暗地里打听下诸葛亮的学业。”若是论做肱股之臣,诸葛亮可比司马懿合适多了,还是多关注着些好。
布衣卫领命而去,先是去学堂里暗暗观察,却发现那叫诸葛亮的童子上课时一点都不勤奋,要么托着腮对着窗外发呆,要么趁坐在后排暗暗打瞌睡。这一到下课,这小童就精神了起来,把书本随手往桌洞里一塞,神采奕奕就往外走。出了门学,诸葛亮连蹦带跳地去了洛阳第一木工厂。布衣卫出示了身上的腰牌,也跟着走了进去。
对于两日后布衣卫呈递上来的关于诸葛亮的所有情报,刘协颇感意外,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子:“你说他被张巧手看中,已经被其收做学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