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人家江渊是老牌大臣了,于情于理,也不该是你一个初出茅庐,还是破格提拔到内阁的商辂去教训的。
要是都这么乱来,岂不乱了套了?
胡濙自诩身为礼部尚书,虽说有些时候要无条件支持皇帝,但在朝廷的纲常伦理上,还是马虎不得。
何况商辂是靠如今内阁首辅陈循和兵部尚书于谦的关系,才得以进入内阁,于他并无关系。
就算是皇帝,也不愿意看见大臣们同气连枝的局面。
想到这里,胡濙望向商辂,说道:“正统十三年水患,是前工部尚书石大人负责,高大人不知,也属正常。”
“商辂,你退下吧。”
商辂看着眼前这位礼部大臣,冷笑一声:“正常,如果这都正常,那天底下可就没什么不正常的事了!”
于谦直蹙眉头,商辂这股子不畏强权的劲儿他很喜欢,但今天不是来吵架的,真和高谷弄起来,对他也不好。
商辂是个好苗子,不该这么早就折了。
想到这,于谦紧紧盯着商辂,想着等议定此事后,是该找个时间与他好好谈谈,劝他收拢心性,不该如此的锋芒毕露。
这样下去,迟早要出事!
当然,以于谦目前的关注度来说,单独约谈一个人,很容易被人说闲话,说成是结党营私。
于谦也不是不知道,现在满朝文武,弹劾他的可不少。
但是至于为什么奏疏递到乾清宫都没有半点风声,那就只能和当今的景泰皇帝有关了。
于谦不怕这些,他只是为商辂这颗好苗子着急,大明以后要是少了这根苗子,那是极大的一个损失。
就算明知要被打成结党营私的罪名,他也还是要找商辂聊聊。
于谦于是出面,制止了两人的争吵,说道:“陛下要我们来这里,是来议定如何治理黄河水患,救济灾民,不是让你们争吵闹事的!”
“要吵,等议定此事后,出去吵他个天翻地覆,没人管你们!”
陈循做了首辅以来,心性也收拢许多,涉及到自己的门生,往日他是一定要出面说句话的,现在却是直到现在了,都在冷眼旁观。
眼见于谦做了出头鸟,这才一脸慈眉善目的道:“商辂,胡部堂说的不错,高大人毕竟于朝为官多年,就算做错,也不该如此顶撞。”
江渊闻言一愣,就要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