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页

若非要说恨的话,当今皇上最恨的人可能不是建文,也不是方孝孺,只怕除了铁铉之外,再无其他人了。

想想看,铁铉拿着太祖的画像来恶心当今皇上,而现在,书院同样挂出了这画像,使皇上触景生情,勾起他一段饱受羞辱的过去,所谓爱屋及乌,当皇上恨某个人的时候,另一个做出了这个人同样的事,皇上会愿意妥协吗?

绝不妥协,宁愿大开杀戒!

解缙的脑子嗡嗡作响,一时间竟是一片空白,他哪里想到这件事竟只是坏在一张小小的画像手里。

只是解缙此时不由在想:“这张画像到底是书院中的人糊涂,还是压根就是郝风楼栽赃陷害,若是前者倒也罢了,遇到了这等蠢人,也算自己倒霉,可若是郝风楼栽赃呢?”

他猛地又发现,即便是郝风楼栽赃又能如何?这种事根本就说不清,只要郝风楼矢口否认,盛怒的朱棣绝不可能听这些解释。

换句话来说,解缙明白皇上为了什么而大发雷霆,可是你绝不能点破,你不能跟皇上说,陛下是不是想起了济南那档子事,除非解缙活腻歪了。可不能提济南的事,就不能提太祖的画像,这是一层窗户纸,大家都明白,大家又都得装糊涂。既然如此,你如何辩解,如何告诉皇上,其实这一切都是误会,甚至可能是郝风楼的栽赃陷害。

“输了,输得一塌糊涂。”解缙几乎不忍去看胡广,他的目光只是和其他几个翰林触及了一下,胡俨几个还蒙在鼓里,显然还不知道为何会到这个境地,可是杨荣和杨士奇二人却似乎明白,因为他们的目光都落在了画像上头。杨士奇的眼角余光甚至瞥了郝风楼一眼。他似乎看到郝风楼的身后有一只尾巴翘了起来。

杨士奇只是微微的摇了摇头,没有再细思下去,其实所有的事都和他无关,包括了文昌书院闹事,包括了今天的纷争,他自觉的自己是个无关的人卷入了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

第二百四十章:升任指挥使佥事

暖阁之中,气氛极为诡异,那些跑来告状的人原本指望这一次弄死郝风楼,谁知正主儿都已拂袖而去,大家想好的一肚子说辞,各种预备好的杀手锏,却是一点用处都没有。

反观郝风楼,虽然脸色绷紧,一副凝重之色,可是任谁都能看出这家伙有点得意洋洋。

其实这一切自是郝风楼的布置,书院那边布置了孔夫子画像的那一刻,郝风楼就突然想到了铁铉,显然布置这个陷阱的人便是想借鉴铁铉来将郝风楼置于死地,而郝风楼当日便让周司吏画了太祖画像,至于画得像不像,其实都无所谓,至于上头的行文,用的乃是寻常公文的行书,作为一个刀笔吏,周司吏的行书没什么所谓的特点可言,有板有眼,就算是查,也难查到什么线索。

当天夜里,郝风楼命人悬上了这幅画像,书院中的人自然不晓得在墙外又多了一幅画,他们正在沾沾自喜之际,等到天亮,郝风楼立即命人封锁附近的几处街道,保持一定的距离,外头围观的人远远看过去,确实是两幅画,却又一时看不清这画的是什么,于是郝风楼的目的就达到了。

书院的这些人蒙在鼓里,而外头的人看到的却是两幅画,亲军亲眼所见的也有太祖画像,这件事知道的只有郝风楼和周司吏二人,只要二人不松口,就算朝廷要彻查,谁能保证书院里这么多人是不是有人灵机一动,擅自画了太祖的画像悬于墙外?既然不能保证,那么书院里的人至多是语焉不详,就算有人否认,那也不足以取信。

至于外头围观之人看到的两幅画像,一副是孔夫子,另一幅,谁也说不清是不是太祖,不过想来理应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