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尚且是其次,但她敢于在百官面前献这样的舞,身上所流露出的骄傲的睥睨众生的气度,那柔软身段里蕴藏的坚韧和能量,令他深深折服。
他摸了摸自己起伏的胸口,发觉一开始在心底生根发芽的知遇之恩,好像开始有了某种微妙的变化。
此舞一出,不仅是当时参与寿宴的官员,全金陵城的百姓都沸腾了。
无人能够想象,那日着西域舞衣,在百官面前,熊熊烈火中起舞的异域舞姬,竟然是金枝玉叶的乐平公主。
只是当时的议论,并非后世所传的那样,惊艳四座,引得京城舞姬争相模仿,而是结结实实的毁誉参半。
赞颂的人认为,乐平公主这支舞献的是兼容并蓄的太平盛世,献的是上天庇佑的祥瑞之兆。而此舞由乐平公主所表演,则更有教化百姓创新与包容之意。
而另有一部分文人对姜祎口诛笔伐,认为身为公主,在臣子百官面前裸足、露脐,扮作舞姬,实在有伤风化,有辱皇室尊严。
姜祎知道,母亲对于这支舞的态度,起码表面上是赞扬的。
“儿臣并不在意他人非议。”姜祎道,“身为公主,作天下女子表率,在不祸及百姓、不动摇社稷的前提下,令她们勇于突破昔日加诸于女子身上的禁锢,敢于为昔日不敢为之事,并没有错。”
因为女皇自己,便是这样的人。
她从不因自己的女子身份而妄自菲薄,她也确实做到了许多身为男人的对手做不到的事情。在登基后,她一直在推行各项政策,试图改善女子的地位。
姜祎一直认为,自己的身上有着母亲的影子。
女皇批阅奏折的笔尖顿了顿:“话是这样讲,但那些文人可不会听你的解释。而自古以来文人手中的笔便可以控制天下的思想动向,你就没有想过后果么?”
姜祎想过,秦晗也曾私下苦口婆心地提醒过她,不要这样张扬。
但那时她并不那么在意他人看法,她只是坚持了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更何况,小禛和小褚,还有国子监的一众同窗,都赞她极为惊艳。
她尚且太过年少,不懂得收敛锋芒。
她不适合做皇帝。虽然女皇并不反感她的行为,相反,她很欣赏这样的女儿。但太骄傲肆意的人,是不适合坐在这个位子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