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页

公布完之后,宗茂把拟好的文书分发给各部主将统领。萧之言、左若、逢勤、李志安接过来,一边细阅,一边与身边几人窃窃私语。

翟哲端坐当中默不作声。

他在军中推行的这些改革,其实并不算剧烈,几乎照顾了所有将领的利益。可能只有萧之言从中得到的利益最少,但他相信萧之言是懂他的人。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他要未雨绸缪,不仅把这支兵马掌握在手中,还要让这支兵马有灵魂。如戚家军和岳家军之所以能名留千古,不仅仅是训练有素,更是因为军中有魂。一支傀儡兵马无法承担他需要的重任。

在草原,他麾下骑兵之所以善战不畏死,是因为那些人半数是蒙古人牧奴,半数是流落到塞外的难民,他于那些人有救命解救之恩,再用军纪训练磨炼,才让众将士归心。

在大明,他不可能重复曾经的经历,唯有采用每日熏陶之法。

“诸将回归后,按文书操练,不得擅自更改,不得拒不执行,我会择日查访,若被我发现有阴奉阳违者,休怪我不顾及曾经的情面。”翟哲声音冷冽,说话时的神情威势像一座大山压向众人。

“遵命!”四声合一。

看着帐下诸将人才济济,左若、逢勤和李志安均可独当一面,各部骑兵和天雄军残卒都是百战余生,翟哲从胸口生出一股无所畏惧豪气。

但一万六千步骑还是少了点。

第359章 告密

整个冬天,浙东防倭军镇近乎在沸腾中。

喷勃的水汽快要把四周的盖子掀开了,让近在咫尺的石浦副将张名振胆战心惊。

寒风索索的傍晚,杨志高站在观海卫的海岸边的高处远眺,直到看见起伏的海波模糊的帆桅一颗提着的心才放下,这是今年最后一批返回的海船。冬日海风大,不宜远航,再出海时要到明年开春了。

海船靠岸,搭上舢板,远航了近半年的船夫伙计中爆发出一阵压抑的欢呼。每一次出海都是赌博,脚踩上陆地才会心安。

一个头发蓬松的汉子步伐敏捷从海船上跳下,几个步子挑到杨志高面前,呵呵笑道:“杨老大,这一趟还算顺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