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卫看守严密,奴婢出不了宫!”
朱聿键微微眯着的眼神张开,突然问:“张瑾,你愿意为大明舍弃性命吗?”
那小太监回答:“陛下但有吩咐,奴婢万死不辞!”
“你会游泳吗?”朱聿键的问题转变的很突然。
张瑾想了想,道:“奴婢会,但水性不是很好!”
“哦!”朱聿键伸出手,道:“既然无法出宫,你先把那张诏书还给我吧!”
张瑾从胸口贴身处拿出一个布包,交还给朱聿键手中。
朱聿键接过布包,起身返回宫殿。他走到不快,因为他现在最不缺时间。回到御书房,他打开油布包,上面封口留下的暗记完整,诏书从油布包上落下来,上面空无一字。
这个张瑾,应该值得信任。
张瑾从福建净身追随到他身边,已有四年,也是刺杀案后得以保留在宫中的八个太监之一。他本不该怀疑他,但是今日的处境让他无法相信任何一人。
大明朝还是有忠臣,郑芝龙在闽粤,吴三桂在四川,广西还有瞿式铝,他要想办法把诏书传出去,引诸藩起兵勤王。即使那些人不是忠臣,局势再怎么变化也不会比现在更差了。也许他会因此丧命,但只要能保住朱家大明的江山,一切都是值得。
他有一个办法能把诏书传出去,但他必须要等到时机合适,也就是江南兵马出师北伐之时。
隆武帝之所以向翟哲屈服,不是因为他贪恋皇位。在马士英前来劝他时,他已经明白朝廷的大权旁路无可避免。当朝首辅和大将军勾结,他还有多少回旋的余地?
但是,如果他不答应翟哲的条件,那个人明确表示废除他后不拥鲁王,而是拥他一岁的儿子登上皇位。那局面还不如他继续坐在这个位置上。韩信能受胯下之辱,他还没有完全失去翻盘的希望。
如果翟哲率军北伐失败,或者清兵再次攻入江南,朱家皇室或许还能迎来转机。
张瑾和另外一个太监守在御书房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