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页

金声桓已经率军退回新野,往郧阳行进的兵马只剩下了两万人。沿途所过的村寨都被洗劫一空,明军不顾苦苦哀求的百姓,带走了所有的粮食和牲畜。

午后,士卒在山道中歇息,就着山泉吞咽干饼。

左若把被汗水湿透的头发散开,问在近处侍立向导,“这是哪里?”

向导看左右山势,道:“启禀将军,离郧阳还有六十里!”

左若招手让他到近处,问:“就要拐道了吗?”

那向导脸色稍微有些紧张,道:“明日往北拐!”

从兵出新野,攻取南阳三县后,明军每一步行动的意图非常明确。走入郧阳的山道后,更是如此。沿途何处有山民村寨,何处有山贼的老营,一清二楚。李虎为先锋官,所过之处,哭声喊地,烟火四起,那些地方都是明军的补给站。

大明最精锐的步卒对付山民和流贼轻而易举。明军从不会无谓的耽误时间,到目前为止,再坚固的山寨也撑不过一个时辰。

左若下令,顺从的壮丁被挟裹搬运粮食盔甲,不顺从的山贼就地处决,埋骨山林。他们所做的,与当年的流贼没什么区别。

清虏一向以战养战,流贼亦是如此,每到一地杀戮无数。大明官军有军纪不整者,但从未有人有左若这般举措。

明军的向导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这些人是左若专门从荆州军中招揽而来。

陕西流贼曾经流窜中原五省,柳随风曾经就被挟裹在郧阳周边的深山中藏身,李过麾下七成士卒来自陕西,对郧阳丛林中小道了如指掌。

跟在左若身边的向导一路讲述当年在这里流窜发生的战事,一路上倒也是不无聊。

“十几年前,小人曾在这里流浪,当时蝎子块留在郧阳未走,朝廷命卢督师南下郧阳平乱,小人随随闯王……闯贼离开郧阳,向汉中进发,恰逢天降大雨,三万人被官兵堵在车厢峡中,因陈总督受了贿赂,我等才侥幸逃脱。”

正前方的大山似乎永无止境,翻过一座还有一座,预想中的郧阳城迟迟没有出现。先锋官李虎不问其他,只听左若的军令随向导一路向北。

这支兵马不敢违抗左若的命令,或者说是对左若盲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