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不插手控制,金钱的力量让手工行业如荒原中疯长的野草,也让沿海的官绅感觉如同坐在待爆发的火山口上。
武器工坊和海上的势力的蓬勃发展,让他们似曾相识。嘉靖海难之前,浙海便是如此。那个时候乡绅们尚能利用自己在官府中话语权,强行从海贸中夺取一份利,但现在,原来他们的地位被摄政王占据了。
二月,河边柳发芽,翟天健已去讲武堂报到。
礼部和南京提督府之正在全力筹备一个月后将要举行的会试。士子们正陆陆续续赶来南京,不仅是来自南京朝廷管理的地方士子,闽粤和四川也有士子到来。
前日,一队四十多人的兵士来到南京城,手持大将军府的公文住进驿馆。
驿馆中多文官,这些粗鲁的兵士住进去,很是惹人注目。他们说话大声,行事嚣张,偏偏驿馆的监事还给他安置了最好的房间,过往文官们心中愤愤不平,也只能在腹中骂几句。
一连三日,有来自福建的士子经过吐露消息,他们才知道,这些人是镇海王帐下大将施福的亲兵。
施福去年还在赣州当总兵,镇海王和朝廷和解后,江西全境归朝廷统管,施福便待本部兵马退回福建去了,没想到一个月后又出现在南京。
在驿馆中闲置了五日,大将军府的侍卫前来宣令,命施福明日觐见摄政王。
施福个头不高,四十多岁,属短小精悍类型。他身后一直紧跟着一个青年人,身材魁梧,双目有神,一表人才,比他更能引人眼光。
大将军府侍卫没有多话,传令后随即离去。
施福对身边的年轻人道:“尊侯,明日我觐见摄政王,你可随我同行。”那少年是他的侄子施琅。
施琅大喜,道:“多谢叔父。侄儿一直仰慕摄政王的大名,从浙海北上时,我见双屿岛附近,船帆如云,不下厦门,能在短短两年让浙海匹敌闽海,王爷既是当世之英雄,又是治世之能臣。”
施福眉头微皱,道:“这等话,你也就在我面前说说,切忌不可外传。”
施琅笑笑,看似毫不在意,道:“去年在赣州时,侄儿听说了王爷要起兵清君侧的传闻,很是担心。此次北行到南京,侄儿愈发觉得王爷与朝廷和解乃是上上之选。”
施福轻哼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