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和陕西的局势都到了最关键的时候,今日恰巧都有急报送来。
张秉因挑出两封密封奏折随翟哲走入书房,恭敬放在桌上,再倒退出门。
翟哲没有急于拆信,他先用一个很舒坦的姿势靠在椅子上,视线往正前方看。
书房椅子的正对面张贴了一张记忆中的世界地图,这个时代,欧洲人已经完成了环球航行,哥伦布也已经发现美洲大陆。
想到再多,路还是要一步一步走。
他拿起张秉因刚才挑出来的两封奏折,看了看封面,把来自陕西的奏折先放下,小心撕开柳随风从贵州送来的密报。
柳随风的字很漂亮,带有一股飘逸气息,在他见过的书信和奏折中,只凭字就能给他留下好印象的人不多。
翟哲一字一字往下看,神情专注,看完以后忍不住兴奋的轻轻拍了下桌子。
他该要好好琢磨,等大西军事了后,他该给柳随风什么官职?
书信中,柳随风写道:“……刘文秀请入贵州,愿听朝廷调遣北伐陕西,李定国亦有此心。……”
翟哲不知道柳随风是怎么做到的,这真是今年朝廷的第一大喜讯。纵然他对此早有预感,真得到确切的消息,他还是按捺不住兴奋之情。
大明后路无忧,清虏三面环敌,胜局已定矣。
第675章 内外
另一封信,翟哲在手中拿了许久才拆开。
如果四川是归南京朝廷所有,左若绝不会像现在这么艰难。他选择左若挺近陕西,一者,左若是陕西人;再者,左若有一种舍我其谁的锐气。
正因为如此,左若从不是一个懂得妥协的人。就像他在训练的士卒,只有服从,没有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