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当日我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把索尼和苏全额等两黄旗的人囚禁起来,送到多尔衮的兵营中任他处置,要么我只能密求与明军议和,期待这场战争在我们撤回辽东后能真正的停下来。”
“大明摄政王翟哲攻下北京后一定会称帝,他还有吴三桂、郑芝龙和孙可望等地方割据没有解决,朱家势力不绝也是他的麻烦,塞外征战不比塞内,要耗费钱粮无数,他未必有空暇插手塞外!”
大玉儿听了他的解释,仍然重复刚才那句问话:“你到底做了什么?”
济尔哈朗叩首不起,道:“微臣所做都只是为了归政与陛下,陛下真正倚仗的还是两黄旗啊!”
当然,如果没有两黄旗的支持,坐在皇帝宝座的早就是多尔衮了。太后和皇帝也无法逆着两黄旗的心意做事啊。
大玉儿冷静下来,她现在决不能莽撞,也不能随意表态。
“两黄旗的贝勒和贝子到底想干什么?”
济尔哈朗听太后的声音缓和,他浑身的肌肉也松懈下来,贴身的衣服全是汗水,这慈宁宫很是闷热。他沉稳的说:“半个月前,太后把皇城侍卫全换成正黄旗侍卫,苏全额他们都欣喜若狂,他们找到老臣府上,要老臣入宫请命罢黜多尔衮,但太后不许,从那时起,他们就没有了退路。不光是他们,还有许多人都没了退路。”
“看来是哀家错了!”大玉儿无声哀叹,她为了维护皇帝安危的举措落在有心人眼里,立刻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
“两黄旗的被压抑的太久了啊!”她收起颓唐的模样,低头问:“多尔衮率两千骑兵入城,你们该早有打算了吧!”
一千正白旗甲士在皇城外列阵。
多尔衮走上台阶,身上的甲衣很沉,头顶的太阳很热,他的头有些眩晕,也许不该在这个时候入城,但他无法忍受济尔哈朗的愚蠢,无法忍受两黄旗的背叛。
“开门,大清摄政王多尔衮请觐见太后!”
皇城们打开,城头的侍卫张弓搭箭,冰冷的箭峰直指城下列阵的甲士。
大清的摄政王余威尚在,北京城城防有一半兵丁在两白旗的将领手中,城外的大军也由正白旗统领控制,城头的侍卫挽弓的手微微颤抖。
苏克萨哈走上前来喝叫:“开门,摄政王觐见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