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按部就班的日子,他其实也有点苦恼,毕竟福城县只是个小小的县城,藏书不够丰富,遇到书中的疑难杂解,就需要到处查阅相应的书籍,这点是曾丰年也帮不上忙的,曾丰年看过书,却无法一五一十的原样告诉他,他说出来的解释总带着自己的见解。
越是这样,曾湖庭越是渴望看到更多的书籍。但是藏书藏书,不收藏在各自家中怎么叫珍贵?有些人家的藏书更是一代传一代,根本不给外人机会。况且很多藏书还是手抄本,不在市面流通。
看到他一天天发愁,曾丰年终于想到什么,给他出个主意,“还记得院试第二的沈景羽吗?”
“记得,怎么了?”曾湖庭自然记得,尤其是对沈景羽醉酒后的表现。
“我记得沈家的名声”曾丰年眯着眼睛回想,“他的父亲曾是探花,他家从曾曾祖父那一代就开始收藏书籍,说过宁得古书一箱,不要黄金万两的话,你想看的《古文一览》说不定他有。”
“可是,我跟他也不太熟,就说过两次话,一上来就要看人家的藏书,不太好吧?”曾湖庭踌躇,咬牙:“我拿东西跟他换。”总不能让人家吃亏。
他于是写信给沈景羽,幸好他们还留过联系方式,询问能不能借藏书,同时说愿意以一秘方交换。
沈景羽的回信很快,就像他一直在等着似的,他说这事他无法做主还要等家中老父决定,十日之后如果老父同意,便会有人送书上门。
曾湖庭看到回信松口气,至少还有点希望,不然,他可真的抓瞎了。同时,他也准备了三个秘方,到时候可以让沈景羽自己选。
其一,是怎么人工养殖珍珠。现在的珍珠最有名的就是合浦南珠,稀少而珍贵,每年产生的正圆珍珠供不应求,一串品相完好的南珠能卖出一千两的高价。养殖的珍珠虽然投入大,收获也大。
第二个,池塘鱼类的分离养殖,目前的技术一个池塘只能养殖一种鱼类,投入大回报慢,间隔养殖成功,就能上养鲤鱼下养虾,一次收两拨。
第三个,是类似的间隔种植,在农田里间隔中果树,提高产量,果子能用来做果脯,附送一个果脯配方。
这三样东西都是能收获银子的好法子,但是他不了解沈家人的个性,万一人家真的觉得银子不重要呢?
怀着这样忐忑的心情,跟沈景羽约定的时间到了,那天他请了假在家里呆着,看到敲门的人愣住。
居然是沈景羽自己来了?!不过借个书而已,有必要主人家亲自送来吗?
沈景羽脸上神情严肃,捧着一个盒子点点头,“曾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