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制作一幅唐卡用时较长,短则半年完成,长则需要十余年。
唐卡是由西藏本土宗教苯教布画继承发展而来。
苯教僧侣实用便携布画以便传教布道,后被佛教所用。
“您要?”敏嫔眨了眨眼睛:“制作唐卡?”
“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所著的《释迦牟尼·水晶宝镜》书中所载:法王松赞干布用自己的鼻血绘制了一幅吉祥天母女神像,在蔡巴万户长时期,果竹西活佛看到了这幅女神像,将此作为装藏,放在神像里,这是唐嘎的起源之说。”德妃摸着小儿子的信:“找个噶玛嘎孜画派的唐卡高手,或者多找几个,出高价,让他们给本宫制作唐卡!”
噶玛嘎孜画派又译“嘎玛嘎赤画派”,亦简称“噶孜派”或“嘎赤派”,脱胎于“门孜”画派。
流行于藏区东部,以四川甘孜、德格和西藏昌都为中心,相传在由南喀扎西活佛创建,以噶玛巴大法会而得名。
噶玛嘎孜画派的风格来源较为复杂,其创派人物南喀扎西活佛以南亚梵式铜佛像为范,深受勉唐派绘画嘎丹夏觉巴·页觉彭德的影响。
制作精美,风格华丽。
换言之,这样的唐卡可够贵的,德妃还要自己出钱来办此事。
“本宫不缺钱,但是本宫要东西,一个月之内完成。”德妃道:“本宫加钱,加多少都行,只需要一个月完工。”
德妃有了事情做,病情一下子就好了很多,也不要雍亲王妃伺候了,自己好了起来,张罗着此事。
内务府什么样的事情办不到啊?
加上这事儿是德妃娘娘吩咐下的,故而谁也不敢拖延。
很快,制作唐卡的高手就来了十几个,还都是噶玛嘎孜画派的,更有德妃花了大价钱买来的各色制作唐卡的东西。
金粉、银粉、珍珠粉、玛瑙玉石、珊瑚粉、松石粉、孔雀石粉、高丽进贡来的朱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