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张彦便率军返回彭城,此行全当作是旅游了一圈。

临走时,张彦又将张辽、高顺、鲁肃聚集在一起,以张辽为都督,高顺为副都督,鲁肃为参谋,彻底的将这一带都托付给了张辽、高顺、鲁肃三人,若再遇到什么敌情,三人可以相机行事,有先斩后奏的权力。

之后,张彦才放心离开了庐江。

几天后,张彦刚回到彭城,便接到了右将军、濮阳太守于禁的密报,信中说,河北的袁绍正在秘密集结兵马,一个月内,已经先后两次调兵到黎阳,于禁敏锐的察觉到,袁绍似乎在准备南征的事情。

无独有偶,隔了一天,左将军、青州刺史臧霸,也传来了密信,信中说近一个月的时间里,袁绍不断的对平原增兵,袁谭更是积极的操练兵马。似乎有什么大动作。

又隔了一天。虎烈将军太史慈从河内传来密信。袁绍大肆向上党增兵,曹操更是从晋阳到了上党,似乎有征伐之意。

三封密信全部联系在一起,不难看出,河北的袁绍已经在蠢蠢欲动了,大肆增兵的用意,难道是想南征吗?

从建安元年到建安三年,袁绍一直与张彦相安无事。隔河相望,而张彦兵进河内、河东,加上黑山军的投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限制住了袁绍的发展,也实现了从侧翼包围袁绍的战略。

三年来,中原在潜心发展,农业得到很大的恢复,治安稳定,百姓更是安居乐业。没有战事的日子,是那样的平静。

而雄踞河北的袁绍。也在这三年内积极的进行了屯田,使得粮草充足。而近一年来,袁绍又在继续征募了十万兵马,使得他的总兵力高达四十万之多,这无疑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也使得他更加的兵强马壮。

如果袁绍真的想南征,那么对于仅有十三万兵力的张彦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于是,张彦当即回复了于禁、臧霸、太史慈,让其派遣细作查明确切的实情,以及屯兵在上党、黎阳、平原三地的总兵力,并且让他们加强防范。

为此,张彦分别调集第二军、第七军赶赴濮阳驻防,第九军赶赴青州高唐县驻防。

第二军是虎翼将军徐晃的兵马,徐晃现为汝南太守,一接到命令,立刻带着大军前往濮阳,把汝南的政务交给了汝南令来代为管理。

第七军是讨逆将军陈应的兵马,他现在是颍川太守,自上任以来,将颍川一带治理的井井有条。他一接到张彦的调令,立刻让杨修代替自己行使太守的权力,自己带兵北上,赶赴濮阳驻防。

第九军是破虏将军吕岱的兵马,他和徐晃、陈应一样,也身兼太守之职,是广陵太守,这边接到调令,便立刻点齐兵马赶赴青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