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张郃部下的人都是冀州人,他们拿起手中的武器,却并不向伏兵砍杀,似乎下不去这个手。
但伏兵却个个似猛虎,张开血盆大口,管你是谁呢,都要统统咬伤。
而张郃的军队,吃亏就吃亏在这上面了。
也不知道伏兵都怎么了,打起仗来竟然如此卖力。
张郃抵挡不住,只好下令撤退,而那些留在岸上的身边,也立刻做出了两种选择,一种是投降,另外一种则是与张郃一起逃。
战斗,很快便结束了,张郃来了三万人,经此一役,损失了近两万人,其中被敌军杀死的大约只有三四千人,其余则都是被迫投降给了敌军。
但是,高览却再也回不来了,除此之外,敌军更是把沮鹄的人头高高的挂在了旗杆上,以做为警示。
原来,曹操早已经做好了准备工作,在沮授逃跑的当天,便派遣郭淮率军来到白马,取代蒋义渠担任主将,防御黎阳。
不巧的是,沮鹄带着敕书来到了蒋义渠的营寨,当即让郭淮给绑了,然后将其斩首示众。
高览到来时,郭淮也把高览给抓了,高览见势不妙,又再次投降给曹操的军队,这才抱住了性命,在关键时刻向张郃提供了信息,否则的话,张郃非要全军覆没不可。
张郃率军败走,途中遇到了于禁,将此时告知给了于禁。
于禁让张郃率军回去,他则率领李典、毛玠前去攻打黎阳,谁知道反被驻守黎阳的郭淮严防死守,根本无法登岸。
最后,于禁也乘兴而来,扫兴而去,也未能攻下已经左右准备的黎阳。
第317章 内忧外患
张彦率领大军抵达濮阳时,得知沮鹄被斩,高览投降,张郃惨败,于禁未能攻下黎阳的消息,顿感错失良机。
既然曹操已经有所准备,张彦也就不再草率进攻了,当务之急,是应该布置防御,把绝大一部分的兵力都集中在黄河一线,大军随时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