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这个军官便让士兵割下了这百余人的人头,高高的挂在旗杆上,起着警示的作用。

这一幕,司马懿看的一清二楚,他作为旁观者,对那百余人感到很是不值得。只是因为一时的冲动,才最终酿成了此祸,甚至连命都没有了,真的是太愚蠢了。

“唉!”司马懿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并且无奈的摇了摇头,刚一转身,便赫然看见远处有一个人正在皱着眉头观望着这里的局势,那人身穿皮甲,腰中别着一柄长刀,身后站着几名随从,看他的打扮,应该是个屯长。

这个屯长的双眸深邃,道道精光从眼睛里射出,看起来非常有神,而且长的方面大耳,高鼻梁,大嘴巴,身长八尺有余,身材魁梧健壮,也不失为是一个壮汉。

司马懿在看那个屯长的同时,那个屯长也注意到了司马懿,四目短暂的相接,转瞬即逝,但在司马懿的眼里,这个屯长并非一般人物。

而且,司马懿从这个屯长的眼神里能够看出,这个人与这次的流血事件,必然存在着某种联系。因为。像他这样的旁观者。只会对死去的人而感到惋惜。不会流露出悲伤之情。反而那个屯长的眼神里流露出来了许多悲伤之情,虽然极力的掩饰,却依然逃不脱他的眼睛。

司马懿随便拉住了一个士兵,指着那个转身离开的屯长的背影问道:“那个人是谁啊?”

“你新来的吧?他你都不认识?他可是我们军中鼎鼎大名的勇士,姓文,名聘,虽然只是当了一个屯长,但就连大都督蔡瑁都敬让其三分。”士兵看了一眼那个远去的背影。便回答道。

司马懿听后,顿时感到有些惊奇,之后又向那个士兵询问了一下关于文聘的情况。

那个士兵也很爱说话,当即将他所了解的文聘的情况,全部告诉给了司马懿。

司马懿听完这个士兵说的话后,顿时觉得文聘是个可用之才,心中已经定下了去拉拢文聘的打算。只是,此时此刻,司马懿初来乍到,还不能贸然行动。水军营寨里的事情,他想了解的更加全面一些。这样一来,他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文聘,字仲业,南阳郡宛县人,自幼习武,弓马娴熟,武力过人,但因其家贫,遂在襄阳投军。从此,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文聘从一个小小的士兵做起,凭借自己过人的武艺,在征讨山贼、流寇的时候,屡立战功,斩首差不多一百多人,其中更不乏有十几个头目。按理说,文聘可以升官的,但是文聘穷怕了,家里的父亲、母亲,哥哥,嫂嫂,妹妹,小侄子,小侄女等人,都需要用钱,所以,文聘每次立功,都不愿意受封,却只要奖赏。

文聘所得奖赏,全部托人送往位于宛县的老家,让家里的亲人可以过的好一些。

有人说文聘傻,有官不愿意当,有钱却给了家人,自己则不留分毫,是世上第一傻人。

文聘只是一笑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