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摩根、洛克菲勒、杜邦为首的诸多财团势力,虽然贪婪却还算有些理智,知道啃大树但不能把树啃倒,知道不能吃过头把桌子都掀了,让十月革命的那幕在美国重现,后果只会是将从前吞下的连本带利倒贴地吐出来。

于是,“罪人”胡弗“顺应民意”,背着一堆黑锅骂名下台,“救世主”罗斯福上台救灾搞“新政”,不过是他们百玩不厌的美国版的“东北二人转”的把戏而已,通过“量化宽松”、货币贬值的方式,大搞基础设施建设,虽然缓解了经济危机,让一切回归正轨,但这过程中货币大辐度贬值对普通平民存款造成的无形损失,那就只有上帝才会知道了。

在后世的课本,谈到这个时期的美国,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描述就是:“当城里的工人因无力付钱而在饥馑中度日时,农民们却因牲畜满栏、谷物满仓而失望。因为他们既无力将它们卖掉,也无力继续对它们进行饲养和保存。”最严重的时候,农民卖粮食得到的钱,甚至不够支付将其从田收割起来运到市场上去卖的运费和人工成本和税费,以至于大量的粮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烂在田里。

而实际情况,甚至比课本上描述的还要严重一些。那些看着粮食烂在田地里的农民,在大萧条中一样命运悲惨。先前为了保证粮食丰收而向银行借贷的种子钱、化肥钱、燃油费等等前期的投入,全成了水漂,贷款到期后,银行没收农民农场主的土地进行拍卖。在这场大风暴中,中小农场主们纷纷破产。而拥有更多资金的大资本家或巨型农场主,却在这场风暴中趁机开始了“土地兼并”,以极低的价格大量吃进被贱价拍卖的破产农场主土地。

经济危机,对平民和中小资本家、农户是灾难,但对大财团大资本家来,却是机会,是他们做大和趁机发国难财的好机会。大银行兼并中、小银行,大农场主兼并中小农场主,大资本家吃掉中、小资本家,类似的剧情,在美国、德国、英国、法国一幕幕地不断上演着。

林汉建立萨菲罗斯教,仗着手中拥有大笔的巨额流动资本,在这过程中同样也是低价兼并了无数的工厂企业。

在过这程中,愤怒的破产农民们开始“自救”。很多地区,破产被没收土地的农民自发地组织起来。当他们的土地被强行拍卖时,这些农民持枪到拍卖现场,武力威胁想过来“扫货捡便宜”的购买者或者是负责拍卖所人员乃至签署拍卖法令的法官,逼得他们以极低的价格甚至是象征性一美元的价格,将地卖回给原主人。这种情况,在当时的美国已不是偶然事件,而是普遍事件。

当时的苏联一心只顾“埋头种田”,为了完成工业化甚至放弃了趁此机会往美国“输出革命”的机会。如果当时的苏联,在这个时候趁机再推一把,此时的美国,恐怕到处都是“那两个人”(指:陈胜吴广或者列宁斯大宁,反正就是带头造反的)了。

在美国的破产农民用他们“朴素的农民思想”,手持步枪威胁银行、拍卖行乃至法官进行自救的过程中,经济危机后就开始朝美国渗透的萨菲罗斯教,也趁机推了一把。

第64章 慈善(下)

首先,萨菲罗斯教,借助传教的为掩护,打“教民互助”的旗号,将这些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结成互助组。美国农民用枪“收回”被拍卖的土地的过程中,萨菲罗斯教只是轻轻地推了一把,他们不直接下场,仅仅是帮忙组织,加大美国农民相互间的“勾通”和“联系”,以及在一个地区的农民武装到另一个地区进行“帮助”时,提供车辆和情报以及“建议”,让这种本能自发的“农民运动”,变成主动的、有宗旨的,有组织性的“互助”。

枪支在美国是非常泛滥的存在,为了美国的农民能更好地“武装”起来,林汉甚至通过贿赂的方式,从美国军方的军火库,盗买了上千条“报废”处理的斯普林步枪,分发给了那些破产后,穷得连枪都买不起的农民。

林汉非常清楚,萨菲罗斯教的这种做法,其实是在玩火,很危险,一旦玩大了,失控了,就会引发美国政府的注意。所以在这过程中,两人都对手下在美国的行动进行了严格的限制。

他们对执行这种命令的教徒的命令是:

“记住了,你们是送给美国人打火机和纵火指南的传播者,点醒他们,然后我们就要努力地洗清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的联系。”

为了“洗清”,点火者和传教者是两批人。前者是当美国农民聚在一起,为破产而不满地抱怨时,以“路人”或“旁听者”的身份,出了个主意,然后立刻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