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机上,机组成员一手拿着望远镜,一手拿着林汉提供的日本军舰照片进行对比。
飞机上的侦察员,有林汉培养的留学生,也有德国海军提供的军官。年青的中国海军和重建的德国海军,都急需实战增加经验的机会,所以此次侦察中德联合行动。
两架飞机上的机组成员,很快确认了目标的身份。
由于知道中日之间已处于战争状态,驾机的飞行员并没有嚣张地飞临日本舰队上空进行示威,而是远远地擦过舰队,拍了几张照片,确认了其是第三舰队的身份后,就直接摇动翅膀离开了。
其间,百吾源武曾下令舰队上的防空炮对两机进行了威慑性地驱逐射击,由于目标距离较远,射击效果很差,只是在两机的身边留下了一些黑烟,什么都没有伤到。
当第三舰队正在逼近上海时,上海的红军这边,为“迎接”第三舰队的到来,也正如火涂地准备着。
从昨天深夜开始,长江江山的崇明岛两侧的长江北岸和长江南岸,就整夜灯火通明。南北两岸各有十余艘船只来来往往,忙着卸下大量的火炮和物资。
北岸的火炮主要安置在海门县这一带,而南岸火炮则布置在黄浦江和长江交界处的吴淞口。
新运来的火炮,并不是在昨天的战斗中立下大功的sfh13型陆用加榴炮,而是不折不扣的海军炮,确切地说,应当是原本为“德意志”级战列舰一号舰和二号舰准备的150毫米海军炮,总计高达十六门之多。其长江北岸布置了三门,而南岸安置了十三门。
北岸所以装备得不多,那是因为那儿崇明岛与长江北岸的航道狭窄,寻常的火炮就可以封锁航路,而且红军已经在那儿的航道上布置了水雷,并不怕日舰从那儿偷入。
而崇明岛南边的江面,航道宽,吃水深,最容易让敌舰偷入,红军只是在崇明岛和长沙岛之间的航道上布置了水雷,至于长兴和长江南岸航道之间的航道,由于还有用处,暂时未布雷。
第三舰队舰只虽然多,但除了出云号的两座203毫米火炮威胁较大外,其余的军舰红军并不怕他们。就射程而言,这批为德意志级战列舰准备150毫米海军炮最大射程高达22千米,并不输给出云号上老式的203毫米海军炮。
德意志号上150毫米的海军炮,所以被称为二战最烂的六英寸海军炮,主要缺点是德国人错误地选择了“轻弹”设计,妄想用提高射速的方式弥补火力不足的缺陷。但实际上在波涛汹涌的大西洋战场上,由于受舰身起伏的因素影响,射击窗口的限制,射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高射速的优势根本体现不出来。而威力更大,而射速稍慢的“重弹”才是正确的选择。
不过作为岸防炮使用后,没有了“射击窗口”的限制,这个缺点也不再是缺点了。加上该炮在送到中国前,也进行了升级改造,如今也能发射对舰威力更大的“重弹”,已是一门很出色的岸防炮。
而汉娜所以在德意志号上抛弃该炮,另一个因素却是考虎到了防空高平两用的原因。150毫米炮射击仰角有限,并不适合防空,而新研制的128毫米射速高,单位时间内投弹量大,并不比150毫米炮差多少,防空效率更高。所以为德意志级两舰所准备的十六门海军炮直接被撤装,然后以比成本价高百分十的“良心价”卖到了中国——在战列舰横行的欧洲,相对战列舰,威力不足的该炮做为岸防炮也是很尴尬的。
但放在亚洲,如果出云号敢嚣张地冲进长江,这批海军炮将给他永生难忘的教训。前期由于时间匆忙,以及该炮重量太重,直到日租界战役结束后,才通过水路匆忙地运到长江两岸,然后当夜就开始了火炮的布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