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梅半真半假地道,若不是现在的她身体还有林汉的“劣根性”喀秋莎的存在,以她自己的性格,是不会说出这样的话的。身为林汉正面情绪的存在,李华梅虽然不喜欢日本人,在战场上杀起日本人来也从不手软,却不象林汉那般,在讨厌日本人的同时,杀日本平民时也从来没有心理负担。
“纯粹”状态下的李华梅,把日本军国主义者和普通的日本民众,是分得很清楚的。不过现在的她由于受到体内喀秋莎的“污染”,已不再纯粹,也懂得出各种“坏主意”了。
她向天皇提出要求“合理分配”战争红利给日本民众,除了本身的原因外,却还有别的目的。目前日本官方的宣传下,她这个虚拟的“神灵”在日本民众的心中地位正在不断上升,按天皇的计划,在适当的时候,她这个神灵会从后台走向前台,最终正式出现在日本民众面前。
比起汉娜在德国还要借助希特勒的身份行事控制着一个国家,李华梅在这方面想得更远。现在的李华梅,已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甚至也有了自己的野心。正如林汉对汉娜所说的,她、喀秋莎是他的分身,但同样的,她们也是有自己独立人格存在的单独个体,并不能简单地视其为分身来看待。
关于李华梅要战争红利“合理分配”的要求,崇仁觉得很合理。年仅二十四岁,年少气盛的他,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脱离稚嫩,还有一丝年青人的朝气,也想改目前日本的状况。
要他革自己的命,造自己的反,变成社会主义者,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把战争红利分给平民,不再让国内的财团财阀独大,他在心里也是很支持很想做的。如果再过十年,待他混成了政治老油子,明白自己的统治基础是什么之后,估计就不会这么想了。
但是现在的崇仁,还太年青。加上他已经被李华梅迷得迷迷糊糊,没多思索就答应了李华梅的要求。在他看来,这并不是一个很不合理的要求。
讨论完战争红利分配的话题后,接下来讨论的,就是日美之间的战争了。
“美国的工业实力,十倍于日本,确实是个大问题。但是美国这个国家,只要帝国让他们在太平洋上流足够多的血。见识到和帝国长期开战前景黯淡之后,他们很快就会缩回去的。更何况,现在的欧洲的局面正在恶化,美国人的注意力全在那了,所以帝国并不是没有机会的。”
对美态度方面,李华梅当然是在鼓吹对美开战了。而后她向崇仁和山本五十六表示,只要日本海军按她的设想建设,待一九四一年大和号和一系列航母舰队服役后,她本人有信心在一场海战之后,就全歼美国的太平洋舰队。
李华梅给崇仁吃了一颗定心丸,打消了他对日美开战前景黯淡的疑虑。下午,崇仁离开船厂后,大和号继续施工。按李华梅和崇仁商量后的结果,在接下来的1940年里,日本将继续地“忍耐”和等待。直到新造的诸舰服役,形成战斗力后,方才考虑进入东南亚抢占英国殖民地的问题。
而在正式动手翻脸之前,日本将继续扮演一个“听话的好宝宝”的角色,不在太平洋上惹事和提领土要求,以打消英美的防范之心。
对于英国要求日本履行《英日条约》的要求,日本以为国力贫弱为由拒绝了。为了表示对英国的支持,日本将1939年十月前通过期货市场买下的大批战争急需物资,以“友好的高价”卖给了英国人,从中又大赚了一笔。这些赚到的利润很快就投入到海军的建设中去。
当日本人在考虑何时对英美动手下黑刀的念头时,1939年的圣诞节前昔,英国新任首相丘吉尔乘大西洋专机飞抵美国首都华盛顿,开始了和美国现代总统加纳的新一轮谈判。
挪威海战的惨败,皇家海军的日子愈见艰难,现在已不得不放下架子,主动地向美国寻求实际意义上的支持。
第249章 间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