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德鲁·布朗·坎宁安看来,虽然德国人占领了挪威南部,但英军同样控制了挪威北部,而挪威北部战略意义比南部更大。

挪威北部的纳尔维克港,是瑞典的铁矿石进入德国的重要通道。德国每年消耗一千五百万吨铁矿石,其中一千一百万吨来自北欧的瑞典。这些铁矿石先通过铁路运到挪威北部的纳尔维克港,然后再通过航运运到德国,全部的航线都在挪威境内,英国过去无法干涉,但现在这里被控制之后,德国人已无法再获得北欧的铁矿。

位置更北的纳尔维克地区落入英国之后,德国通过挪威海进入大西洋的通道,等于也被堵上了一大半,这个战略目标同样也达成了。

海军出身的坎宁安司令看来,英国现在已经达到了这个战略目的,余下来的精力应当是巩固这一地区。

所以坎宁安司令拒绝了伦敦发出的在二十三日对德国舰队发动攻击的指令。而二十三日这一天,在完成了突袭奥斯陆的任务后,汉娜和林汉也带着德国舰队主力,带一艘货轮离开奥斯港,将舰队移动到挪威西南部,临近挪威海的卑尔根港。这里临近挪威海,对面就是英国本土,要攻击英国到纳尔维克之间的航线也更加顺利。此时的英国主力舰队,正在距卑尔根约五百公里的海上徘徊。

到达卑尔根港后,德国海军不紧不慢地放下随船带运人的人员和物资,以帮助陆军巩固对这儿的占领。虽然从奥斯陆到卑尔根的陆上距离很近,物资运输终究没有海运来得更快捷。

德国海军的行动故意地有些拖拖拉拉,更没有进行无线电静默。当天大量的无线电往来,很快就让一旁虎视耽耽的英国人发现了他们的主力舰队已到达卑尔根。

而二十三日傍晚时,卑尔根一带的天气开始恶化,天上下起了鹅毛大雪。在未来的几天里,双方空军都难以出动。

对于坎宁安将军来说,这是他期待以久的决战时机。

第254章 山口多闻的遭遇

二十三日傍晚,看着天上飘飘扬扬落下的大片雪花,站在奥斯陆机场上,德国海军航空兵学校校长乌德特少将叹了口气。英国人并没有按计划那般进攻卑尔根,令德国海军准备许久的围歼英国舰队的方案落空。

乌德特是一战时德国著名的王牌飞行员,他是个优秀的飞行员和拙劣的政治家。历史上他被提升为空军技术总监,并在后来被提拔成航空兵器生产总监。

对于恩斯特·乌德特来说,这是一个灾难性的提升。这意味着他将领导4,000人的班子,并且必须负责繁杂的事务如开发、改进、后勤补给、财政、系统生产等等。他完全不适应这些位置,实际上这一职位对他来说压力过大,也超过他能力之外,最终导至乌德特于1941年精神崩溃自杀。

人才用错了地方就会变成蠢材。

深知此人历史的汉娜和林汉,很早就把乌德特调到海军航空兵学校去担任校长,专门负责飞行技术和战术的研究。对于痴迷于飞行的乌德特来说,这恰恰是最适合他的位置。对汉娜这么做唯一不满的人是戈林,这个德国的空军部长对于元首纵容甚至是帮助海军向空军挖角的行为多次表示了不满,但汉娜却根本就不理会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