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坎宁安司令已经完全明白了德国人的计谋,他们拥有极出众战场监视能力,很早就发现了自己舰队已经逼近,却将计就计在这里布下了陷阱,等着他的主力舰队一头栽进早有准备的陷阱里。

在尾部战列舰遭遇炮击的时刻,坎宁安司令下达了一条极重要的指令。

“左侧驱逐舰、轻巡洋舰立即转向,防止德国人利用深夜进行雷击,其余战舰继续保持航向不变前进。”

这时他的作战参谋着急地提醒他道:“司令官阁下,我们现在身陷雷区!”

“我研究过雷德尔的性格,他的胃口很大,也太大。这些水雷的定深应当绝大部分都是针对战列舰的,驱逐和轻巡吃水比我们浅很多,他们要比我们安全得多。”

“可是坎普尔号……”

“那只是少数的意外!”

坎宁安司令冷冷地道。回国之后,坎宁安司令花了很大的精力研究挪威海战时德国使用的战术,以及雷德尔率领的袭击舰队在大西洋两个多月的行动中所透露出来的战术风格。他从中最大的感悟就是这是个“极贪婪”的对手,能吃十口,就绝对不会只吃九口。这样的对手布下的水雷阵,一定也是胃口极大的。这样,他们的水雷定深也一定比较深——坎宁安司令想得更远,自己的舰队现在深陷水雷区,对手要想取得更大的战果,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这个时机发动雷击。坎宁安知道德国海军中拥有大量的100吨到200吨级的高速鱼雷艇,在样的情况下,水雷阵里的水雷如果定得较深,那些吃水极浅的鱼雷艇甚至是驱逐舰也可以肆无忌惮地在雷区里行动,这样有利于他们取得更大的战果。

坎宁安司令的猜想完全正确。

坎普尔号触雷,还真的象坎宁安司令所说,完全是个意外。

为了让整支英国主力战列舰最大限度地深陷雷区,德国人布下的水雷,定深全是针对战列舰的。坎普尔号所以会触发那枚水雷,只是因为恶劣的海况导致那枚水雷发生了“意外”,定深发生了偏差,而在中国用光了人品的他极倒霉地撞上了去。

指令很快被下达下去,并被迅速通报整个舰队。舰队中的轻巡洋舰和驱逐舰开始进行大胆地转向和机动。

此时,深陷水雷阵中的英国舰队朝舰队左侧打出大量的照明弹,在刺目的白光下,所有战舰了望台上的了望员这时全都瞪大了眼睛。

“发现敌舰!”

在照明弹和探灯的扫射下,很快,位于外围的巡洋舰和驱逐舰上都响起了发现敌方雷击舰的警报。六艘驱逐舰以及十五艘的小型鱼雷艇,正从其舰队的左侧猛扑过来。

挪威海上恶劣的能见度成为他们最好的掩护,轻易地就逼近到外围轻型护航舰接近一万米的危险距离,距主力战列舰也不过一万八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