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炮击的结果很不理想。
两舰在三分钟里连续打出七轮齐射,居然无一命中。而且炮弹落点偏差都十分地大。直到第八轮时,才由沙恩霍斯特号上的一发炮弹击中纳尔逊号的前部,打中第一座主炮炮塔。
此时林汉和汉娜才意识到,不但两舰的状态下降,就连他们自己的能力,也严重下降了,两人同时都有了强烈的疲惫感。
沙恩姐妹舰是林汉和汉娜的本体所在,从前只要在舰上,两人就不会感到疲惫。然而昨夜连场大战后,临近天明时,两人却生出强烈的倦意。
类似的情况过去他们都曾遭遇过。去年十二月的挪威海之战时,当时战到天明,两人就曾感觉到疲惫不堪。只不过那时英国高速度舰队已经处于崩溃状态,余下的仅仅只是补枪,而这工作后来也交给航空兵去解决。
而在1935年到1936的中国战争时,林汉长时间充当人形雷达时,“工作”久了,也一样会感到极度的疲倦,尤其是几次大模糊地空中绞肉大战时,充当雷达负责调度上百架战机进出战场,事后他即使附身舰船上,同样也感到累得半死。
看着越来越亮的天空,以及频频落在战舰周围的炮弹,对头相冲的英舰越打越近,炮弹也越打越准,林汉和汉娜都意识到自己该见好就收了。
七点十分,英德两方在炮战进行了十五分钟,互射了二十多轮后,德国舰队开始主动撤离战场。此时沙恩两舰的炮弹也已所剩不多,两座前主炮对战列舰用的炮弹也接近用尽,此时不走也得走了。由于德舰队拥有极大的速度优势,英舰追之不及,也只能愤怒地对着他们背影徒呼奈何。
比起昨夜德国舰队一系列的陷阱、伏击组合拳的精采,临近天亮时的收尾之战实在打得很郁闷。
英国军舰拼命地想逼近德舰以提高命中精度,而德舰则仗着速度优势拼命地想拉远距离玩放风筝战术。由于双方都不停地在变向,加上林汉和汉娜的能力开始下降,军舰和舰魂皆状态不佳,所以两舰火炮的命中率也直线下降。十五分钟里,二十余轮的炮战中,两舰主炮加起来总共只命中对手五发炮弹,全部都打在纳尔逊号上。
纳尔逊号战列舰虽然速度慢,却也是皮粗肉糙的铁乌龟。尽管一座主炮炮塔被打穿打哑,却没有受到致命的伤害,到德舰脱离时依顽强地浮在水面上。
而昨夜一直都“无伤”的沙恩姐妹,在脱离战斗前终于开也开始挂彩。沙恩霍斯特号吃了一发纳尔逊号打来的十六英寸炮弹,命中其尾部炮塔座圈,并导致该炮塔卡死。其桅杆也中了一发马来亚打来的十五英寸炮弹,所幸是发哑弹,却使得舰上安装在附近的雷达被严重损坏。
林汉所在的格奈森瑙号,则连续吃了两发皇家橡树号打来十五英寸(381毫米)炮弹,不过都被其厚实的装甲挡住。此外一发勇士号在一万九千米处打来的十五英寸炮弹命中该舰舯部,炮弹穿入后爆炸,炸死了十余水兵,数十人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其间英舰也吃了几发袖珍战列舰打来的283毫米炮弹,不过对皮粗肉糙的战列舰来说,这些伤害并不严重。
双方战列舰交火时,下面的轻型舰只也互相炮击了一阵,各有损伤,但都不严重。
一月二十四日八点整,随着太阳升起,能见度变好,拥有速度优势的德国舰队已无心再战,主动地脱离和英舰的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