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实话?”
“德国无法承受意大利作为盟友存在的沉重!”
“天啊!”
然后,那个傲娇的“德国元首”对林汉说出了后世著名的网络评价意大利军队的名言。
“天啊,你这是赤裸裸地打墨索里尼的脸,简直就是污辱了。”
小汉娜无奈地道:“没办法,那个不知自己轻重的家伙,当时在火车上一再地对我宣称,意大利海陆两军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在北非动手。我只能警告他,如果意大利未经德国同意就和英法宣战,那么,一旦英法和德国停战后,德国将直接站到英法这一边去,在战后帮助英法两国收复北非的失地。”
林汉笑道:“好女儿,你说的虽然是实话,但实在太打人脸了。”
“德国需要利比亚的石油!意大利一旦参战,利比亚的油田就会彻底完蛋,而到时候,我们就只能象历史上一般过度依赖罗马尼亚的油田了。现在虽然苏联也在给我们供应石油,但这个国家,你明白的,我不可能把第三帝国的石油安全全押在苏联这个所谓的‘盟友’身上。”
所谓家家都有难念的经,意大利对加入德国一方,针对英法落井下石,面条国过度的热情,是林汉和汉娜这一家子最头痛的问题。
靠着近乎撕破脸的威胁和事后安抚,最后德国方面再次向意大利做出保证:只要意大利继续严守中立,一直中立到西欧战争结束,德国会在战后和谈时,给意大利争取最大的利益。
不过由意大利这个“盟友”引发的烦恼,在1940年四月三日这天,却被另一个比“烦恼”更严重的让人“头痛”的威胁,给“治愈”了。
1940年四月三日这一天,在美国的纽约港彩旗飘飘,人头涌涌,一支庞大的舰队正停泊在这儿,即将横渡大西洋到达战火中的英伦三岛。
停泊在纽约港内的战舰,除了已被出售给英国人的两艘俄怀明级战列舰和两艘内华达级战列舰外,还另有四艘用商船改造成的护航航母。
去年12月,第一次挪威海海战时,英国人感受到了航空母舰在海战中巨大的威力,第二年一月就向美国船厂发出订单,要求将数艘商船改造成航母,到了三月初时就已改造完毕,美国强大的工业实力由此可见一斑。而后大批乘座玛丽女王号的英国人水手到达美国,很快接收了这批战舰。
以上这八艘战舰,仅仅只是纽约港内现存战舰的一部分而已。此次横渡大西洋之行,两艘宾夕法尼亚级战列舰和一艘“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也将参予此次横渡大西之旅。除此之外,伴随这支庞大舰队行动的,还有从美国东海岸各地开来在此聚集组团的数量高达六十五艘的庞大商船船队。
在上个月,英国和美国之间的大西洋航运,由于遭受水面舰只和水下潜艇的双重攻击而损失极其惨重,大西洋航线几乎被德国海军完全切断。已被逼到绝路上的丘吉尔,几乎每天都朝白宫发电报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