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英国人还在美、德之间分不清。
林汉明白英国人的心态,所以在他的提议下,汉娜才主动提出了降低德国海军的配额标准,让美国问题显得更加突出一点。
英德联合袭击美国太平洋舰队一事上,汉娜并不急。她相信随着美国航母象下饺子一般地,以一个月一艘的速度下水,最多拖到1945下半年,英国人就要着急了。
所以在这事上,她还可以慢慢地等待着。
英德之间互相靠拢的时候,美国也不是一无所知,毫无作为。
1943年六月初,得到风声和杜威总统派出特使访问英国,想对英国人作出“安抚”,以平息英美之间的潜在矛盾,以避免最糟糕的情况出现。
为了讨好英国人,美国政府向英国开出了大笔和军事订单——主要是求购优质锅炉和蒸汽轮机。如今美国疯狂地大爆军舰,国内的动力系统产能也有些跟不上,更重要的是美国政府想借此向英国示好。
不仅如此,美国政府还“主动”地提出接受早已被英国单方废除的《英美华盛顿协议》,承诺打败日本后美国不会进一步地西进云云,不仅如此,美国政府还同意向英国开放市场,提高英国商品在美国的出口份额。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国国内的经济情况有所好转,很大的原因之一,就是归功于来自美国的大量订单。
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对比一下三年前欧洲战争时美国对英国的抢劫,时间才过三年,英美之间的关系又掉转过来了。
现在在英国,不是没有一批拿了美国好处的人,在替英美联合说好话,反对英德靠拢。不过在这过程中,阿尔托利娅的意见就起了极大的作用。
当时正在印度“跳大神”的她,通过电报问了首相两个问题:
“照目前的情况发展下去,到1946年后,美国海军的实力,会是我国的几倍?”
“大英帝国,愿意相信海军实力是我国几倍的美国海军,战后会老老实实地不去肢解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吗?”
这两句实实在在的问题,就打消了英国上层对美国所有的幻想。不过英德最后要走到一起联手暗算美国,暂时还需要一段的时间勾通沉淀。
过去几个月阿尔托利娅返回英国,主要是为了她的新身体,设计吨位高达六万三千吨的超级战列舰布列塔尼娅的龙骨一体化工程。